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应然性与实然化

2020-01-05 01:27常素芳
开封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常素芳

(开封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河南 开封 47500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思维要新”的要求[1]。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智慧滋养,以创新理念拓展教学方法与模式。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具有应然性。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政课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应然性

(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教学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教学。

推进课程的整体性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整体性教学的重要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都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立足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人生与社会、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与难点、解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包括国情、文化等)结合起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之间互相衔接、推进整体性教学的突破口。毋庸置疑,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越高、视野越开阔、知识基础越扎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实效性越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教学的保障越充分。

(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它从理论和方法上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指导。对我们来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就是我们制定各项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指导,我们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迅速抓住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民的需要,才能正确判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科学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制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坚持群众路线,我们的国家也才能变得越来越富强,综合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才能变得越来越幸福。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还不充分,各项建设还不完善,矛盾和挑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新媒体的应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思想隐患,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如西方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在网上以各种面目出现,而且还受到一些人的热捧。西方敌对势力及其代言人歪曲新中国史、党史、军史,诋毁、抹黑党的领袖,丑化、污蔑英雄人物,虚化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作用,贬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说明,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3](P329)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有可能削弱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削弱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大学生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引领,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必然会受到错误社会思潮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和左右。“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4](P204)课堂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最前沿,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而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并使其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二、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实然化

(一)加强“一种能力、两种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单纯地告诉学生应该想什么、不应该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而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突破现有视阈的限制和束缚,树立创新思维、增强创新创造力,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加强“一种能力、两种精神”的培养。“一种能力”即抽象思维能力,它包括分析能力、综合和概括能力、鉴别和判断能力等。抽象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和首要的方面,也是一个人素质修养高低的基本代表之一[5]。“两种精神”即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以批判和反思为基础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科学的、开放的思维习惯的培育,对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大有裨益。另外,激发实践者的进取意识,只靠知识的传递、理论的教导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人文精神的浸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问题的关切、对实践变革的深度推进,以此来感染、启发、引导学生;要有效回应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诉求,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二)采用问题链导学法进行教学

问题链导学法,就是用发现、提出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提出创设问题→发现揭示问题→展示把握问题→处理解决问题→总结收获感悟→生成新问题,环环相扣,它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回应学生的深度知识学习诉求,聚焦学生关注和感到困惑的现实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思考、探索,最终回答相关的问题。要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连接起来,组成一条或几条“问题链”[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质疑、思考、探究,达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素养的目的。要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使之真正接受真理的熏陶。问题链导学法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以互动载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以互动纽带“链条”将问题探究引向深入,以互动手段“导学”引领学生走向自主解决问题的道路。这种问题链导学法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思维训练,通过在理论上层层深入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理解和掌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明确教学核心任务,促使教学内容入脑入心,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容涵盖不同的领域,涉及众多的知识点,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教学中,要整体把握,同时要抓住重点。有的老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的重点任务是讲清楚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有的老师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与科学性;有的老师认为,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有的老师则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尽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核心任务的认识不同,但是在一个问题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在遵循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发挥,最终实现将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学生价值体系的教育目标。

(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相区别的显著特征。”[2]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品质和显著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品质和重要特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指向。“实践性”应在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凸显。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其精神实质与基本品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原则[7],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深度,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可以有效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从而实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的高度认同。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推进思政课整体性教学的现实需要,是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要加强“一种能力、两种精神”的培养,采用问题链导学法开展教学,突出思政课的实践性,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原理及改进措施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