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汽车装配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2020-01-05 01:27
开封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顶岗实训职业

林 华

(开封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1]。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汽车制造、装配、检测、调试、销售等岗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汽车装配技术》是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应依据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做到专业课程内容与实际职业能力需求相吻合。除了在学校理论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外,还应更多地安排学生到校内汽车实训中心实训、到设置在汽车企业中的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责任感、工作态度、集体荣誉感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模式和平台

职业教育强调“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要求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占理论教学环节课时的50%以上。高职院校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时间累计为一学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一般都安排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生产实习,在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在生产实习前,学生要完成机械制造技术和汽车制造工艺这两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汽车制造“四大工艺”及其相关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巩固所学书本知识。顶岗实习前,学生要完成《汽车装配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汽车装配工艺设计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了解汽车总装技术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要延伸学习,拓展知识面,掌握现场管理和汽车物流管理、仓储管理、ERP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多个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在企业生产环境中,要通过在汽车装配生产线、输送链上的实际操作,在柔性化管理系统中的活动,将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装配技术及汽车总装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生产流程和现代化汽车企业整体运行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在顶岗实习期间,还要学习企业文化,了解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在日常教学中,实训操作大都紧接着理论传授进行,二者几乎同步;另外,一个单元结束后,还安排有整周的实训,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开封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建有工程训练中心和汽车实训中心,用于金工实训和汽车装配实践操作训练。学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与奇瑞汽车、宇通客车、中联重工等汽车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开展实训教学,在生产现场指导学生操作。实践证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校企资源互补和互利双赢。

学校应与汽车企业共同制订《汽车装配技术》实训教材编写计划并合作编写,建立实训教师聘任制度和管理制度、学生实践工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制定实践教学规范和岗位操作规范,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增强校企合作的实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业界称 “职教20 条”)提出,试行“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实现专业课程要求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在《汽车装配技术》课程教学中,应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等知识,介绍行业动态,介绍汽车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以保证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要强化培训,增强学生对行业信息、技术资料、工具书的查询能力,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汽车装配工证书、汽车维修工证书等,以拓宽就业选择面,提升就业成功率。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有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混合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包括项目化教学、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化教学(在情境化教学中,老师的身份变为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变为企业员工)等,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真正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越来越多,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云课堂、MOOC、微课等。教学视频能有效帮助学生预习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虚拟仿真软件能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使教学形象直观。例如,在汽车零件和设备组装教学中,通过动画演示,能让学生直接看到汽车的内部结构,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原理,进而灵活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具备互动交流、测评、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全方位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应按照企业标准,建立健全实践考评机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两部分。目前来看,将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的占比分别定为60%和40%比较合理。在《汽车装配技术》课程综合考核评价中,要不断增加实践环节的占比,以提高学生对实习实训的重视程度。

三、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2]。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死学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当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呈个性化和多样性趋势。汽车行业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类型[3]。这就要求我们对《汽车装配技术》课程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做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实际。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既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又全面训练操作技能,并勤于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满足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岗位的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顶岗实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