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网络技术背景的网络承载方案

2020-01-05 19:07耿志刚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集中式远端时延

耿志刚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5G网络应运而生。5G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4G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消耗过多的光纤资源等,而且具有上网速度快和时延短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快速便捷网络的需求[1]。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5G需要解决的除人与人的连接问题外,更有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复杂连接问题,因此对5G时延和带宽要求更高,也表明其承载网络需要有更高的性能。

1 5G通信网络传输承载方案制定背景

全球的5G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获取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球范围内135家运营商的应用试验已接近391项。在试验中,应用最多的为超高清视频传输(4K或8K)、AR/VR以及固定无线接入。在行业具体应用期间,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车联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整体层面来看,全球5G整体应用尚在初期阶段,应用场景主要以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为主,行业融合应用目前也尚在示范和验证中[2]。

2 5G通信网络传输对承载方案的要求

2.1 高可靠性、低时延方面的要求

以面向工业控制和车联网等方面为主,对可靠性和低时延有较为苛刻的要求,需实现99.999 9%可靠性和毫米级别的传输。承载网可以提供极低的端到端的时延外,还具有毫秒级别的传输能力,从而为可靠性提供保障。

2.2 智能化方面的需求

对5G网络而言,以软件定义网络为基础技术,转发和控制面呈分离状态,整个网络具有开放、高效以及智能的特征。5G承载网在构建时,需要具有SDN功能,进而设置面向业务的开放接口,支持网络分片和多域协同,还需满足差异化需求,提升业务部署效率。

3 5G通信网络传输承载方案构建技术要求

3.1 科技创新方面的要求

5G有许多关键性科技创新,如网络密集式和集中式。5G网络是一种利用宏站与低功率小型化基站进行覆盖的融WiFi、4G、LTE以及UMTS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混合的异构网络。Picocell、Femtocell以及Relay是低效率基站,需要将Macro作为网络的基石。这些低效率基站能消除只有Macrocell覆盖的盲区,在用网络的高峰期时,基站的压力会变小,用户会有更好的体验,这时的网络是低时延且高可靠的。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在用网高峰期,用网速率会降低,而且频谱效率也非常低,现在使用超密集异构网络虽然可以解决这些缺点,但也会引入一些其他的问题[3]。

3.2 频谱效率控制要求

传输性能对于一个网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频谱效率的优化和管理需要借助MIMO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从而保证相同时段的资源合理分配。采用多天线技术有许多优点。一般波束范围不太好控制,但使用多天线技术可将波束于控制在较小范围,防范干扰效应诱导的发射功率偏低等情况。目前,整体的空间自控能力有所提高,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增加,还增加了控制管理的准确度,使得整个空间变大,占用变少,处理效果也有所提高[4]。

4 5G通信网络传输承载方案技术要领

4.1 扁平化IP网络技术

用户使用5G后,比以前上网更加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覆盖区域接入网络并一直在线。但EPC网络目前还有许多的缺点,如无法灵活拓展和无法与未来流量的超速增长适应等,这是因为EPC网络选取了固定的网元P-GW导致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在5G网络中引入扁平化IP是必然趋势。扁平化IP架构需要依托网络功能达到虚拟化的目标,还需具有移动核心信息传递、分布式软件架构以及逻辑GW等系列功能,而且在架构上由垂直向水平演进。此外,扁平化IP架构有自己的特殊改造,通过运用名称来识别终端,并依据M-ICT的业务特性来实现运行[5,6]。

4.2 NGFI技术背景下C-RAN系统框架

在NGFI技术背景下,C-RAN系统架构较为重要。此架构利用远端射频单元和集中式基地传递信号,以集中式基带池为操作中心,远端射频单元为分局点,完成网络输送工作。集中式基地以副射形式,依托中途骨干网,将信号传递到周围远端射单元。应用此种操作,可防范传统形式网络在特定区域建立基站的情况,明显提升功效的同时,还使运营成本显著下降。在开设远端射频单元时,仅需展开调研工作,在设立完成后,将远端射频单元和集中式基站间的骨干做好连接网即可。NGFI是远端射频单元和集中式基地间的功能接口,负责承载四周和中心的网络接口平台,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有较为强大的功能,除可依据实际情况调节载荷量外,还可依据实际情况做出无误计算,符合绿色智能通信网络接口的要求[7,8]

4.3 电路传输时延最小化

优化电路发挥承载作用的光缆路径,提升光缆资源完善度。同一方向,有多条可选择的路由,不同城市间,光缆路由至少有2条以上。原光缆在敷设时,通常沿二级线路进行,而新建光缆在敷设时沿高速公路进行,在兼顾最短路径的同时,可发挥保护作用[9]。对于开放系统互连领域的7层网络层级而言,层级越低时,与物理传输层越靠近,处理的复杂程度越低,时延也越小。光传送网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构建光网络传输技术,对信息处理的网络层级分布在L0和L1层。由于所具有的时延与物理极限接近,且不存在统计复用、时延抖动以及报文拥塞,因此时延最低。

4.4 网络服务质量方面的优化

4.4.1 服务质量技术水平

就网络业务而言,服务质量含数据的丢包、传送的时延以及传输的带度等。在网络传输中,可经过保证传输带宽,降低传送的时延和数据的丢包率,来提高服务质量。但网络资源相对有限,存在网络资源抢夺的情况。就网络业务来讲,在保证某类业务所具有的服务质量时,可能会损害其他业务所呈现出的服务质量。例如,由于网络总带宽固定,因此当某类业务对带宽的占据较多时,其他业务则较少,从而会影响网络使用。网络管理需依据业务特点来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促使高效利用。网络业务服务技术包括流量整形、流分类以及拥塞管理等[10]。

4.4.2 端到端质量保障

为满足承载网络在低时延方面的要求,使网络运行更加稳定,在构建体系时需要在业务接入控制和容量规划等方面,保证服务质量。在容量规划方面,承载网络通常依托轻负载来保障网络质量,故需做好全网流量规划和网络拓扑。通常情况下,单边链路利用率应在50%以下,单个节点或单链路出现故障时,单边链路利用率需在70%以下。通过限制业务接入点的流量,避免出现网络资源被过度占用的情况。不同的IP地址和逻辑端口需对QoS标记设置。此外,网络端到端的设备控制,应用Diffserv/E-LSP模式,重视队列控制和优先级管理[11]。

5 结 论

5G时代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让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链接变成真正的零延迟。对于数据量大的物流和零售等行业而言,5G高速通道同时处理更高量级的数据,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研究表明,5G网络可以有效解决许多问题,如频谱管理和频率许可等,但这些需要依据5G网络融合不同无线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5G网络将从细微层面,不断改善公众的工作模式和社会生活,进而引领经济发展至新阶段。

猜你喜欢
集中式远端时延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计算机网络总时延公式的探讨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舍不得星星》特辑:摘颗星星给你呀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基于移动站的转发式地面站设备时延标校方法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国有企业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