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创新研究

2020-01-05 06:59张明孙悦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0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双语外语

张明 孙悦民

[摘           要]  近年來,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改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教改研究的重点之一,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已获得普遍认可。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缺失等瓶颈。如何突破双语教学的困境,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创设与英语教学、研讨会、学术实践活动等结合的全方位多维立体的双语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研究生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010-02

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同时运用母语和一种外语进行非语言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通过双语教学学习专业课,学生既可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以提升外语水平。

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出现国际化趋势。在国家“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很多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中一直都开设有双语类课程。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来源于高等院校教育教改的需要,更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然而现实中,研究生的双语课程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达不到开设之初的预期效果。

一、研究生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

研究生的双语教学既不同于一般的纯母语教学,也与其他的学习阶段比如本科生等的学习有所区别。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的比例相对减少,并且学生的年龄段相差通常较远,英语水平相差也很远。另外,研究生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在口语、听力方面的提升空间相对较少,而对外语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对外语文章的写作方面要求则相对较多。所以,研究生的双语教学的需求、教学模式等方面都相对较为特殊。

(一)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分析

关于双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上,49%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1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0%的学生认为对他们而言没有必要,其余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关于选择双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方面,调查问卷中排位比较靠前的答案分别是:通过双语教学课程可以提高外文专业文献阅

读水平、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可以提高外语听说水平、学校的安排、可以提高外语写作水平。

对双语专业课的比重方面,70%的学生认为专业内容更重要,30%的学生认为语言更重要。关于双语教学的课程存在的最大困难,60%的学生认为语言基础比较差,20%的学生认为专业内容难,20%的学生认为教材不合适。

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个需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希望老师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授课。而对外文文献理解水平的提升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他们认为专业内容的学习方面更为重要,对自己英语水平的提升所抱希望不大。

(二)双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分析

从近年来的研究文献看,现行的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逐步渗透型。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加英语在专业课授课中的使用比例。(2)穿插型。在教学过程中,中英文两种语言有所侧重地交叉进行,难度大的部分使用母语,难度较小的部分则较多使用英语。(3)开设选修课型。即在教学过程中,开设相关中英文双语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及接受能力和学习意愿自愿进行选择。

从小范围的调查来看,对课堂上教师讲课或组织讨论时使用英文的比例的要求,45%的学生选择“逐渐增加英文比例,最后过渡到全英文”,20%的学生选择“以英文为主,必要时运用中文解释”,15%的学生选择“中文和英文穿插结合”,20%的学生希望能“中英文各讲一遍”。对任课教师口语水平的要求,50%的学生希望“能有纯正的英音或美音发音”,25%的学生选择“可以有口音,但发音要清晰”,25%的学生认为“语音不重要,能听懂就行。”

(三)关于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讨论

对双语课程的授课模式,有95%的学生认为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研究生的学习特征。92%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发言讨论相结合”,并认为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应该由学生发言讨论。60%的学生认为在课前进行英文的学生展示非常必要,8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进行英文案例讨论非常必要。

(四)关于双语课程的教材选择问题

对双语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二是选择中英文对照教材,三是经过老师节选和编辑过的原版教材。调查显示,40%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太贵,而愿意选择老师的讲义。60%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内容太多,词汇太多,在学期内完成不了,而选择老师的讲义。而40%的学生认为除了教材,应学会查阅英文文献,熟悉英文文献的写作规律。

(五)关于双语课程的师资问题

对开设双语教学的师资选择问题,60%的学生希望由英语很好的专业老师任教,还有35%的学生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任教,只有5%的学生选择由英语老师任教。

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研究生对双语课程的认识,研究生阶段开设双语课程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选择双语课程的目的是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教学模式的选择,目前学生普遍希望辅助于教师的讲授,学生课堂上讨论和互动很重要。在对老师的选择上,他们更愿意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老师任教。

二、研究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研究生双语教学同样存在系统性问题,学生、教师、教材等教学的构成基本要素都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课程的主体,学生的外语水平直接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专业学科的双语课程的讲授通常又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班教学,使同样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接收效果差异较大,也使双语教学课程设计十分艰难。

(二)优秀双语教师严重缺乏

双语课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的资质与能力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效果。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首要教学目的,而外语的运用是工具和手段,二者的次序不宜倒置。外语专业教师和本专业教师都有他们明显的优势和劣势。外语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欠缺。总体而言,优秀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双语课程师资力量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三)双语教学教材的制约

双语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由于双语教师的缺乏,教学团队难以建立,而编写双语教材往往是一个教学团队的工作,不但需要专业教师的参加,还需英语专业教师的加入。因此,自编教材的也较少。原版教材昂贵,所以多数教师更愿意使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影印教材,但影印教材内容又往往滞后于国外最新版本,所以双语教材的制约也会大大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研究生雙语教学的模式创新

近年来,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改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也不断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对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以学生为中心,并加强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外语资源与新教育技术。还可以突破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学术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维立体教学模式,以弥补双语教学的不足。

(一)加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研究生阶段也开设有研究生英语课程等语言类课程。语言类课程应该更加偏重于文献阅读和写作等应用,并结合专业知识,增加专业词汇等专业英语的比重。通过建立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价值体系,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增加学术实践活动

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英文资料、查找外语案例等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相关资料,增强外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阅读外文文献、撰写外文论文的方式,将外文同科研结合起来,体现外文教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文学术讲座,并将参与英文学术讲座作为评定成绩的考量因素之一,利用开放性的课外学术资源丰富学生的英文输入。

(三)增加英语研讨课

除了老师的课堂讲授,配合以更多的英语研讨课,为教学方式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在以专业知识传授和科学问题引导为主的同时,配合一些研讨专题,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分组,通过设计专题研讨题目,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自由探讨。也可以播放一些原版的英语专题讲座视频,让学生逐步进入全外语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方莹.论高校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6-109.

[2]李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基于审计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226-227.

[3]李明哲,徐亚兰,高志英.高校理科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图论基础》课程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8):135-136.

[4]吴莉婧.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36-238.

[5]王金柱,刘艳芳.高校双语教材的现状分析[J].华章,2013(1).

[6]王伦,孙静艺.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国外双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67-16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双语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英语水平
朋克
多一点等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Need 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