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韩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浅析

2020-01-06 04:37郭亚芬
陕西水利 2020年12期
关键词:供水用水节水

郭亚芬

(韩城市水务局,陕西韩城71540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提出了“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具有方向性的战略要求,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韩城市处于黄河中游、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承接了黄河大、小北干流,九曲黄河最宽、最窄处都在韩城。总面积1621 km2。境内河流较多,均属黄河水系,自南向北主要有芝水、澽水、盘河、凿开河等9条黄河一级支流。境内水资源总量1.29亿m3,可利用总量1.15亿m3。客水可利用资源约1.0亿m3,主要为澽水河黄龙境内产流及黄河过境客水。非常规水资源量约2000多万m3。

通过近40 a的水利建设,形成了以薛峰水库、盘河水库、禹门抽黄(改造阶段)为骨干,小型蓄、引、提水工程并举的水利工程供水格局,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9800万m3。2019年实际总供水量8685万m3,低于红线指标9700万m3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在可控范围;2019年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达标。

建成了以城市第二水厂、龙门、西原、高门、芝阳5个集中供水厂广覆盖,502处单村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城、镇、村供水保障体系,解决了全市包括51个贫困村在内的50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形成了以薛峰水库、盘河水库两个中型灌区为骨干,1230多处渠、井、站等小型水利工程相配套的农田水利格局。有效灌溉面积19.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17.28万亩。

完成了澽河、芝水、盘河等几条重要支流、重点河段防洪治理20余公里,多年来存在的主要防洪压力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小迷川、侯家峪两座抗旱水库主体工程完工;盘河水库西原水厂5眼抗旱应急水源井建成投运,日供水6000 m3,缓解盘河水库供水压力。

围绕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实施荒山荒坡、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农村涝池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82 km2,治理程度达到58.5%。

建立了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制管理体系;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开展河湖“清四乱”、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规范整顿沿黄采砂等工作,初步实现了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洪涝灾害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黄河化石村到相里堡段12 km河道主流常年西靠,高岸坍塌后退,危及城乡和主要景区安全;芝水、盘河等黄河一级支流部分河段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澽河毓秀桥以下河道两岸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发;西部沿山山洪下泄不畅,影响城镇及工业园区的生产生活。

2.2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抗旱保障能力不足

用水总量指标与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矛盾突出;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和有效供给不足,水资源形成洪泄旱缺现象年年发生;城市北区地下水氯盐含量偏高,水质型缺水成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不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2.3 生态环境脆弱,治理保护任务艰巨

韩城境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2.5%,属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城市之一,同时受煤炭、天然气、石料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生产建设项目人为干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4 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体系和管理体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短板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制自备水源关停,城区用水量不断增加,现有水厂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主城区应急备用水源供水能力不足,龙门、西原、芝阳、高门四个千吨万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厂无应急备用水源;农村供水处于“广覆盖、低标准、弱管护”的状态。

2.5 监管能力手段不强硬

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落后,监管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3 高质量发展建议

全面落实习近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牢牢把握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高质量发展、水利行业强监管依法纪规范”的总体目标,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管控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为工作主线,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保护、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水库移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六方面具体工作,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为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滨河生态美城提供坚实的水支撑。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3.1 管控水资源,推进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把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贯穿于治水的全过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在1.19亿m3以内。①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落实主要行业水量分配指标,不断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节水评价机制,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②实施水库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支斗渠改管道和田间高效节水,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对西部浅山丘陵沟壑缺水区,实施集雨+农作物高效节水灌溉,实现非常规雨水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优质高产的目标。③倒逼工业节水,逐步逐企业配套水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实施城、镇、村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水厂再生水和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降低新鲜水供水压力。

3.2 做好水供应,全力推进城乡居民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保障

①小迷川、侯家峪水库、禹门抽黄改造工程建成蓄水生效,缓解市域工农业用水紧缺问题;开展楼子河、林源水库前期论证工作,争取早日落地建设。②实施应急水源保障项目和城乡融合项目,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规范化提升改造老旧设施,补齐小型供水工程消毒净化设施;③全面落实农村安全饮水设施镇村管护责任,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财政资金补贴机制。

3.3 保障水安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实现河库安澜

①实施黄河韩城段控导、护岸工程建设。②以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为契机,重点对澽河、芝水、盘河、凿开河以及澽河下游涝区进行综合整治。③实施西山排洪工程建设,解决盘河至涧沟河工业园区的山洪问题。④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3.4 修复水生态,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①重点实施黄河西岸生态修复工程和西部沿山修复治理项目,加大城镇边缘支沟固沟保塬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②把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和城乡旅游高度融合,全面推进境内9条河流及主要支流的生态修复,结合拦洪拦泥、蓄水灌溉以及乡村旅游需要,合理建设淤地坝项目,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③推行水利综合执法,强化水保监督,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3.5 改善水环境,深化落实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

①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系统治理河湖水域岸线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实现从“治乱”到“治病”“治根”。②完成河湖管护范围划定,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与保护;③以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灌区管理、地下水管理、农村饮水安全、行政执法监管等核心任务,整合资源构建统一、高效、专业的韩城市智慧水务监测系统和管理信息平台,提升监管水平。

猜你喜欢
供水用水节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