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及意义

2020-01-06 07:53李江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李江

摘 要:留守儿童包括父母或者一方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或者寄养在亲朋好友家里的孩子,虽说这些孩子会有父母关照,负责其学费生活费,但是其平时的生活以及家庭成员都只是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没办法感受父母在身边的幸福感,从而存在很多的心理或者行为问题,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身心发展,更不利于身边人的生活幸福。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隔代监护,由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其他祖父祖母辈的家长监管,另一类是上代监护及由父母的同辈亲戚,如叔叔阿姨,姑姑等亲戚来监管,不管是哪一种监护或者是监管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来说,都不如父母在身边好。本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的父母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所以留守儿童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是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没有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去网吧,结交一些不良好友,容易对一些话题敏感产生不良习惯等等,这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很多时候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看护,而且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在一些节假日,留守儿童就成了自由的人,不受监护人的约束,按着自己的心意去做一些事,又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往往会出现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会持续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因为监护人的存在并不能替代留守孩子对父母的思念。当留守儿童成功时,没有父母在旁边喝彩,当他们失落时,没有父母在一旁安慰,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会在在心理上很容易走上极端。留守儿童在学习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而且其监护人教育水平也是无法帮助到她们,所以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是一种孤立无援的地位。因为自制力和其他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而且很多时候作业完成度不够,同时态度不够端正,最后导致成绩不好。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因: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源,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带着孩子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带走了一部分儿童,加之撤点并校,寄宿制学校办校模式就此成为农村办学主要形式。了解生源:务工农民涌入城市,为了生活,不得不留下老人及孩子在农村,这就导致农村产生了大量的 “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被祖辈监护、亲戚代管,父母亲情缺失,引导错位,教育不力。整体素质不高,加之学生接触社会影响较复杂,性格孤僻,封闭自我,不善交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周日晚上来到学校,周五回家,五天寄宿学校,脱离父母,在校时间长。人身安全是在外的家长和在身边的监护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最重的担子。保证学生安全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独立性。

五天住校时间,宿舍集体生活。需要学生自己铺床叠被、自己洗头洗脚,鞋袜手帕都要自己动手来洗。八个人一个宿舍,相当于一个小社会,自己要学会与其他同学接触交流、解决问题等。这是非寄宿制学校难以企及的事情,也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最有利的一面,科学合理的管理能锻炼学自己要学会与其他同学接触交流、解决问题等。这是非寄宿制学校难以企及的事情,也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最有利的一面,科学合理的管理能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他們的独立性。

(三)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充分的接触,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就占有很大比例,父母远行,孩子缺乏照料,这必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道德养成失范、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差、行为习惯差;缺乏理性判断是非的能力;自私、自大的现象随处可见。五天的在校生活,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动态,随时都可能发现不良的状态、不当的行为、不好的习惯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随时解决,也不会因缺失教育、放任自流,毁了孩子,日后还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习惯的养成会伴随着人一生的发展,良好的习惯是人终生受益。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周五天都生活在学校,学校不断创设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制定养成良好习惯的制度,形成约束和熏染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与发展。

结束语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研究意义,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心理疏导的研究发展,帮助课题组成员取得良好的成果,并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周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3]张文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