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20-01-07 03:29胡晓霜
关键词:危重症成功率标准化

胡晓霜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0028)

危重症患者不仅病情复杂,而且病情发展迅速,这也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也将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率[1]。急诊科作为危重症患者的诊疗的主要科室,因此抢救工作及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抢救效果,对于此则需要不断提高急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抢救成功率提高[2]。本文探析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择取28例急诊危重症抢救患者,病例均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择取,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4例患者中,男8例,女6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23-65(48.85±3.99)岁,疾病类型:1例呼吸系统相关疾病、3例意外创伤、4例心血管相关疾病、6例脑血管相关疾病;研究组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24-66(48.90±3.87)岁,疾病类型:1例呼吸系统相关疾病、2例意外创伤、4例心血管相关疾病、7例脑血管相关疾病;从组间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方面对比结果来看,并无显著差异,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14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待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并对病情进行评估,以诊断结果为准开展护理干预,必要情况下给予心理护理。研究组14例患者行以标准化急救护理:①快速分诊。到达医院之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快速分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如吸氧、补液等,另外对于有外伤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并包扎处理。准备抢救车、氧气等抢救仪器、设备,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再根据AOAPIE公式对病情轻重进行判定,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急重症,二是危急症,其中急重症以深度昏迷、严重创伤、疑似大面积心肌梗死等为主要潜在危险、病情变化;危急症以昏迷、大出血、反复抽搐、严重心律失常等为主要表现。②安全转运。转运期间,护理人员简单评估患者病情,并将患者相关信息向抢救室传输,使抢救室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③急救护理。按照规范开展标准化急救护理工作,对工作要求予以明确,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测,并对其瞳孔大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观察,及时向医师反馈病情变化,协助医生开展抢救工作。④急救后交接。抢救之后,将患者转运至病房,并与术后护理人员进行交接,详细说明用药情况、病情等,做好交接工作。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抢救成功率进行统计,并记录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从专业能力、护理效率、工作态度、护理熟练度四个方面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每项评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说明对应指标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对比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100%(14/14),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71%(12/14),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抢救时间为(34.27±12.29)min、住院时间为(16.28±3.66)min;对照组抢救时间为(45.90±11.06)min、住院时间为(23.20±5.27)min;研究组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1例切口疼痛、1例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2例切口疼痛、2例切口感染、1例导管感染、1例皮肤淤青,发生率为42.8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专业能力评分为(91.99±3.12)分、护理效率评分为(91.59±3.35)分、工作态度评分为(90.66±2.99)分、护理熟练度评分为(92.24±2.79)分,对照组专业能力评分为(89.66±3.43)分、护理效率评分为(88.15±3.23)分、工作态度评分为(88.37±2.70)分、护理熟练度评分为(90.02±2.33)分,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专业能力、护理效率、工作态度、护理熟练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抢救不仅需要注重有效性,同时也需要注重及时性,如果抢救流程混乱,则会严重影响抢救成功率,甚至导致抢救失败,造成患者死亡[3]。在急救护理中,常规护理模式因护理人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目的分散、未统一对护理流程的认识等,使抢救效率受到影响。而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对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明确划分,并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科学化处理,使其更加规范化以及程序化,使急救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抢救效率[4]。利用优质的急救护理服务,可以使抢救质量得到提升,急诊护理人员也对自身职责予以明确,并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各项护理工作,不仅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其现场急救应变能力得到提升,避免护患纠纷问题的发生,使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5]。本次研究中,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行以标准化急救护理,并与常规护理作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更高,抢救及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专业能力、护理效率、工作态度、护理熟练度的评分更高,说明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更佳。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让患者更加认可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危重症成功率标准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标准化简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