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0-01-07 03:29周洪杰张婷婷
关键词:病房亲情重症

周洪杰,张婷婷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因重症监护病房限定家属的探视时间,且受插管、气管切开等各项操作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例如烦躁、焦虑等,这会对患者的疾病恢复产生不良影响[1]。因此,为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本文主要探究在重症护理过程中实施亲情化护理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在2017年9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人,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28±9.5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39±8.54)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状况,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及时清理患者的皮肤、口腔和呼吸道,使其呼吸道时刻保持通畅状态。

除上述常规护理外,还给予观察组亲情化护理,(1)亲情化的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洁患者的病房,通过紫外线消毒病室内的空气,多开窗通风,使病房内空气流通,对室内的光线进行合理调节,将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营造出来,将家庭般温馨的环境提供给患者。(2)亲情化的健康教育:按照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文化水平,将亲情化的健康教育提供给患者,在健康宣教过程中注意语气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加强对患者的积极引导,使其将正确的认知建立起来。或者可以将有关疾病的资料卡片和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家属,让其对相关知识自行查阅。(3)亲情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在交流期间应当做到态度坦诚,使患者更加信任自己,有利于使自身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感缩小;若患者不能和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沟通,可以利用写字板或简单的肢体语言和患者进行交流;如果患者具有较高的配合度和较好的表现,应当对患者提出表扬,对患者的某些想法表示支持和理解,将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时告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消除,从而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法为“x2”,用P<0.05表示结果有差异。

2 结 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例数32例,护理满意度91.43%(32/35);对照组总满意例数26例,护理满意度74.29%(26/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例如严重创伤患者、重度烧伤患者及复杂疑难手术患者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症护理主要担任治疗和抢救的工作,也就是说医护人员需要将专业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2]。与其他科室相比,重症患者对护理技巧和护理操作流程的要求更高,采取针对性的重症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到改善。重症患者具有比较危重的病情发展状况,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很难接受,其存在十分低下的治疗信心,严重者会导致失望、悲观等各种不良情绪出现,医护人员的护理效果和专业技术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疗信心。重症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人性化、亲情化、科学化护理的重视度较高,其主要目的是将更多、更好地服务提供给患者及家属,使病痛对患者的折磨减轻,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降低,从而使患者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念和决心[3]。

亲情化护理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期间将亲情化的理念融入,利用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相关手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护患之间的距离拉近,使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将患者错误的心态纠正过来,有利于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4]。

本文通过探究在重症护理过程中实施亲情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4.29%),(P<0.05)。综上所述,在重症护理过程中实施亲情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猜你喜欢
病房亲情重症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病房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