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联合颈痹康颗粒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0-01-07 03:29杨晓荣
关键词:火针通络经络

杨晓荣,付 丽,范 魏

(1.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248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为包头市蒙中医院我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86例患者,男96例,女90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颈肩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年龄20~75岁,平均50岁;病程3天~8年,平均2.1年。颈椎片示:颈椎有不同程度生理曲度改变或颈椎骨质增生。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1]中的风寒湿型及气滞血瘀型诊断标准。a、风寒湿证:以颈、肩、上肢麻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受风着凉后加重,伴头重如裹,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b、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疼痛性质为固定刺痛,兼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同时参照西医诊断标准a、有长期劳损或外伤史、先天性颈椎畸形、退行性颈椎病变;b、长时间伏案工作或颈椎姿势不良习惯者,多慢性发病;c、颈项僵硬疼痛,疼痛放射至前臂,活动颈项时疼痛加重;d、可在以下部位出现压痛点:完骨穴后方(胸锁乳突肌乳突端)、C7棘突旁、T1棘突旁、肩井穴处、肩胛骨内缘等。⑤ 颈椎片检查提示颈椎不同程度的增生、生理曲度异常改变,或颈椎无明显异常改变[2]。

2 治疗方法

186例均符合颈肩综合征诊断患者,行毫火针联合颈痹康颗粒治疗,选阿是穴(疼痛点)、新设穴(项部第4颈椎横突尖端,斜方肌外缘,风池穴直下2.5寸)、颈夹脊为主穴,配穴根据病症特点可选风池、肩禺、肩井、肩中腧、肩外腧、肩髎、天宗、曲池、养老、外关、合谷、项痹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偏于腓侧),具体根据经络分布特点及穴位主治特点,每次治疗选4~6个穴位。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选取针刺穴位,75%酒精常规皮肤消毒,左手持止血钳夹75%酒精棉球(捏干防酒精溢出)并点燃,靠近针刺部位,距针刺部位2~5 cm,右手拇、食、中指夹持直径为0.25 mm、长度为25~40 mm毫火针,以握笔式姿势持针,针尖指向火焰,将针尖针体深入火的外焰烧红或烧至发白后,果断迅速的刺入腧穴或施针的其他部位,留针约30秒左右,快速出针。不得歪针、拖针。隔日一次,1周为一个疗程。同时予患者口服自拟颈痹康颗粒(方剂组成:川芎、葛根、杜仲、羌活、独活、桑寄生、伸筋草、桂枝、赤芍、防风、蔓荆子、鸡血藤、灸甘草),每日一剂,1周为一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评定

痊愈:临床表现均消失,正常工作生活,2个月内未复发。显效:疼痛消失,但劳累后或着凉后有颈项部不适感。好转:临床表现较前改善,劳累或着凉后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186例,经1~4疗程治疗,治愈106例,占56.99%;显效54例,占29.03%;好转24例,占12.9%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9%。

4 体 会

针药并用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且本病我科治疗属纯中医疗法。在《内经》中早有火针记载,火针烧红迅速刺入穴位,可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强筋壮骨之效。毫火针是火针的一个分支,属中医的微创技术。从传统“火针”和“毫针”择优而来,刺激较火针柔和,较其它针感更强,即通过穴位的快速温热刺激达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阿是穴是疾病的敏感点,从中医学整体观念讲,阿是穴通过经络与脏腑组织相联系,刺激阿是穴可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经络脉道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作用。《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经外奇穴颈新设穴(项部第四颈椎横突尖端,斜方肌外缘,风池穴直下2.5寸)是治疗颈肩风湿痹痛要穴,颈夹脊、肩髑、肩髎、肩贞等穴位均位于病变范围内,其穴位深层有大圆肌、冈上肌、冈下肌、斜方肌等肌肉;有肩脚上神经、肩脚背神经、腋神经、桡神经等通过,穴位近治作用可达到疏通经络、消除痉挛的镇痛效果。诸穴共用,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之效。最近研究表明针刺阿是穴和颈夹脊穴可使炎症吸收加速、组织水肿减轻、血液循环加速,血管神经营养改善,有效减轻颈肩综合征的疼痛不适[3-6]。导师治疗颈肩综合征经验穴“项痹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偏于腓侧)具有荣筋、利关节、驱寒的功效,强刺激可转移大脑皮层疼痛兴奋灶,使患者颈肩部产生有效的镇痛作用。针刺项痹穴采取的是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方法。两者结合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疼痛,解除肌肉痉挛,使机体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中医认为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通过针灸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温热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运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肌肉,畅通经络,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祛风止痛目的。同时配合中药颈痹康颗粒口服,主要是利用其祛风通络、活血散结止痛的作用。颈痹康方药物组成:川芎10 g,葛根20 g,杜仲10 g,羌活10 g,独活12 g,桑寄生12 g,伸筋草15 g,桂枝10 g,赤芍10 g,防风10 g,蔓荆子10 g,鸡血藤10 g,灸甘草6 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重用葛根升举阳气而益肾壮督,且扩张血管改善颈项强痛;鸡血藤、伸筋草、赤芍、川芎活血舒筋通络;防风、羌活、独活祛风湿、止痹痛;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灸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猜你喜欢
火针通络经络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