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理解

2020-01-07 12:04罗树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藿香正气处方

罗树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30

“不明原因肺炎”目前已经确定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呼吸系统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按照习主席“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中西医并重”的指示精神,结合前线反馈的相关信息,现本文从中医角度提出治疗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个人拙见。

1 概述

中医认为此病属“温疫”与感受湿毒之邪有关,寒湿入里,伤及肺脾,蕴结化热,导致湿热流连而发病[2]。从地域气候来看,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市内河流纵横,水域面积广阔,时值冬至之季,气候反常,为暖冬气候,雪少不寒,雨水时见,以上因素可能是导致本次疫病发生的自然条件及外在原因。此外武汉人民的饮食、生活方式多喜辛辣油腻,即平素湿热体质偏多,这些因素亦为疫病发生埋下隐患。

从报道的发病人群来看,本病多见于老年群体。《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老年人体弱多病,正气本就不足,遇气候突变,易外感病邪,导致下元不固,上实下虚,故成为此次疫病的高危人群。此外,老年人平素因慢性疾病需经常服用药物,或过服寒凉之人,脾阳易伤,脾失健运而湿浊积滞;且脾虚不运之人,气血化生不足,导致正气虚而抗病能力下降,从而成为此次疫病的易感人群。以上因素为此次疫病发生的内因及病理基础之一。

2 中医病因病机

从发病特点来看,多数患者以低热、怕冷、身痛、咳嗽、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腹泻为初期表现,从一线发回的舌苔图片来看,大部分患者舌苔为腻苔,或黄腻,或白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3]中记载“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其明确指出温病有9种之不同;同时在自注中又提到“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也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4]。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流行性及传染性特点判断,个人认为其病因病机符合戾气外侵,湿浊兼火毒内蕴所致,属于温疫范畴,其中湿浊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主要病因,包含寒湿及湿热的特点。湿毒外侵,内蕴化热,闭阻于肺,导致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咳嗽。正气不足,无力抗邪,逆传心包出现神志障碍,昏蒙。脾虚运化失司,湿浊内滞,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湿毒久蕴不化,易耗伤气阴,出现脉络瘀阻。本病多数病程与湿温发病特点相似,但病程进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象,与湿温的发病及传变规律又不一致。单一的卫气营血辨证无法解释本病的传变规律,运用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可能更吻合,其符合“始上焦,终下焦”、“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的传变规律。当然,疫病的突发特点及变化又不完全符合传统的三焦辨证规律,仍有待今后的不断探讨和完善。

3 中医治疗及预防

目前大多数专家共识中已普遍认可芳香祛湿、清热解毒为本病的治疗原则,临床强调辨证施治。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5]提出:①病情初期,寒湿郁肺,推荐处方为苍术15 g,陈皮10 g,厚朴10 g,藿香10 g,草果6 g,生麻黄6 g,羌活10 g,生姜10 g,槟榔10 g。②病情中期,疫毒闭肺,推荐处方为杏仁10 g,生石膏30 g,瓜蒌30 g,生大黄6 g(后下),生炙麻黄各6 g,葶苈子10 g,桃仁10 g,草果6 g,槟榔10 g,苍术10 g。③重症期,内闭外脱,推荐处方为人参15 g,黑顺片10 g(先煎),山茱萸15 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④恢复期,肺脾气虚,推荐处方为法半夏9 g,陈皮10 g,党参15 g,炙黄芪30 g,茯苓15 g,藿香10 g,砂仁6 g(后下)。除了上述指导方案外,临床中根据辨证,可选用三仁汤、雷氏宣透膜原法、达原饮、甘露消毒丹、宣痹汤等治疗湿热为主的方剂进行临证加减。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病的特点以湿毒为主,本虚正气不足,脾胃虚弱,不主张清热解毒药物用量过大、过长时间使用。

中医历来强调“未病先防”,正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如此凶险且大规模发生的疫情,做好预防非常重要。除了政府的传染病防控管理措施之外,普通人群使用中医药防控也有明显实际意义。个人认为扶正提高免疫力、祛邪抵御疫邪侵犯非常重要,推荐以玉屏风散为主方的预防方剂,推荐组方为黄芪20 g,生白术10 g,防风10 g,藿香10 g,芦根20 g,薏苡仁20 g,贯众10 g。面对突来的这场疫情,依靠中西医结合防治,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猜你喜欢
藿香正气处方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藿香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人间处方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