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实施全人教育 探索德育落点

2020-01-07 00:45牟成梅张晔田超
中国德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标兵学校德育班集体

牟成梅 张晔 田超

全人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全人教育理论由美国学者隆·米勒最早提出,后续有多国学者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我国学者刘保存指出,“全人”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积淀、高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发达的智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和谐的性格与强健的体魄以及健康的审美,以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平衡、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学识与品格的平衡,真正实现真、善、美、群、健的统一。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在实施全人教育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将营造温馨的平台、激发成长的活力、用行为联结素养和针对学生精准培养作为实施全人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落点,在传承学校德育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德育的魅力。

一、创建特色班级,营造温馨的平台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学生成长的心理氛围。学校坚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行为习惯好、师生和谐好、仪容仪表好、参加活动好、学生出勤好、课堂纪律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的“八好班集体”建设工作,积极贯彻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在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中快乐生活、努力学习。“八好班集体”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自主管理班集体、和谐班集体、学习型班集体三位一体的优秀集体,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向上、自主的集体中成人成材。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此也将传统的班集体分成了行政班级和教学班级。因此,班集体建设需要由现有的“八好”向更高目标迈进:建设温馨的家,即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特色班集体。

特色班集体的建设需要从五个方面来落实:有正气的班集体、有作为的班集体、有活力的班集体、有品位的班集体、有担当的班集体。这五个指标是《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评价的五个方面,即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核心思想:全面的修养、坚定地爱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为此,我们拟定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方式。以“有作为的班集体”为例,我们用“有科学的规划设计能力、有高效的课堂学习能力、有独立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突出的学业表现能力”这四个指标来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也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个体表现,也关注班集体的学业氛围。在操作方式上我们作了新的调整,改变了以往学校进行检查、督促、扣分的方式,形成了班级制定月目标、班级落实目标、月末自主申报、学校审核评价、引领示范推广的加分方式。这个过程是明确标准、发现特点、规划落实、尊重自主、全体行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是让学生和班级更加彰显个性,让学生的优点不断放大、生长,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我们就是希望鱼能游得更快、猴子能爬得更高,而不是让鱼和猴子相互迁就。

二、开展生涯教育,激发成长的活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基本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但是,我们的学生被保护得太多了,即便他们走进大自然能够“见天地”,但未必能“见众生、见自己”。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生涯教育,让学生能在有故事、有情境、有情感的学习中,激发成长的活力,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比较与辨析、学会总结与反思、学会自信与分享,真正做到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

开展生涯教育,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全人教育、坚持正面育人、坚持主渠道育人、坚持实践育人。通过架构生涯教育的组织体系,指导学生做好规划,让学生的成长具有目的性;通过开发生涯课程,让学生的成长具有多样性;通过导师带教,让学生的成长具有方向性。

对于学生而言,有选择才会有责任,有责任才会有成长;有选择才会有自由,有自由才会有创造。所以,通过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给自己作一个负责任的决定,并对自己作的决定负责。

三、落实综合评价,用行为联结素养

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知力是不足的。什么是认知力不足?简单地说就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可是,学生是真懂这个道理吗?真正的懂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按照特定的“道理”去执行。学生现在只有不断重复既有的目标,而无法将目标转化为切实的实施步骤。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用行为联结素养。

对于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我们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一个分数评价到多个分数评价。第二个阶段是从多个分数评价到分类评价。这个阶段,我们试图改变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突显学生个性特长的评价活动。其中,“百名标兵表彰”就是深受师生和家长欢迎的举措。每年年末,我们都会通过班级、年级、学校层面分别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具体包括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干部标兵、优秀团员标兵、社会实践标兵、社区服务标兵、研究学习标兵、思想道德标兵、学业发展标兵、合作交流标兵、运动健康标兵、审美表现标兵、科技特长标兵、体育特长标兵、艺术特长标兵和社团发展标兵。这样的表彰是典型的正面教育,同班示范引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全校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从分类评价到全面评价。这一阶段,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展示,最大的优势就是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向关注“活生生的人”的转变,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并产生相关证据或信息,依据这些证据和信息对学生所知和所能形成合理推断的过程。

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我们通过“两个三”来实现“统一思想”和“规范操作”,即成立三个工作组,搭建起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框架;开好三个培训会,疏通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各环节。开好学生的会,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三年的学业,并做好生涯规划;开好教师的会,教会教师借用“评价的力”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引导教师思考自己如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开好家长的会,需要家长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助推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才是“拼爹”的正确打开方式。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指导上到位了,教师、学生和家长才能够真正地行动起来,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

四、建立成长档案,针对学生精准培养

综合素质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的评价,但我们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精准的教育教学服务。为确保精准,我们必须做好学生全面发展的记录档案,从学业成绩、品德行为、兴趣爱好、身心发展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发展措施,不断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学生学业发展的分析档案,确保班主任和导师因材施教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学生理想志向的发展档案,实现从高一到高三全程打造,帮助学生实现考入一流大学和顶尖学府的梦想。有了这三份学生档案,我们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学生,精准地培养学生。

正如全人教育的支持者让·米勒所言,“全人教育是一个梦,但梦要让它實现。”陈经纶中学选取了“营造温馨的平台、激发成长的活力、用行为联结素养和助力优生精准培养”作为实施全人教育过程中“实现梦想”的德育工作落点。这四个落点的选择,包含了我们对新时期德育的理解:合格公民——学校德育体系的底线性;公德德育——学校德育体系的正当性;成长德育——学校德育体系的科学性;合力德育——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性;制度德育——学校德育体系的稳定性。

【牟成梅,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校长(原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校长);张晔,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部德育副校长;田超,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部高一年级主任】

责任编辑 靳晴晴

猜你喜欢
标兵学校德育班集体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我爱“双黄蛋标兵”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选树干事创业党员标兵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