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第七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地理学科组教学技能大赛谈几点体会

2020-01-07 00:55邢广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6期
关键词:讲授教具选题

邢广文

2019年8月26至27日,第七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举行。笔者有幸聆听了地理学科组28位来自省内各高校优秀学子的授课和现场答辩,感触良多,收获颇丰。现就两天的观赛情况,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重基础,有创新,时代性突出

1.与时俱进,将前沿科技引入课堂教学

时代在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并乐在其中,是当下教师应该积极思索的问题。来自韩山师范学院的徐同学在讲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正是利用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进行太阳高度的实时教学,让学生自主操作,体验感十足,一下子拉近了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深入人心。

2.集思广益,自主设计教具运用于课堂

课堂中,有些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借助教具,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直接的认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黄同学,在讲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时,以广州市为例,自主设计教具,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广州市的公共汽车路线、地铁运行路线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进而研究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教具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落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訓练有序,注重书写、教态与发音

作为师范生,教师的基本技能例如板书、普通话的发音、语速语调的把控,甚至着装、教态、肢体语言等细节问题,在此次比赛中,都看到了选手们的用心。来自嘉应学院的叶同学,凭借讲授《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过程中的抑扬顿挫和清晰有力的标准发音,让人耳目一新,听课者的注意力都深深地被吸引。

二、大选题,简评价,经验性欠缺

1.授课选题偏大,时间把控有待提高

本次比赛,每位选手的授课时间严格控制在12分钟以内。在12分钟之内讲透一个知识点,并让学生把知识落实吃透,是很考验教师功底的。综观28位选手的选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工业的区位选择》等题目,在选题上都偏大,想在12分钟内讲透,显得相当吃力。于是便出现比赛时间结束时,知识点还没讲授完毕的情况。

2.教学局限于课本,少见实际案例补充

课本只是一个载体,过度依赖课本,课堂的灵活性便少了。例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褶皱山》等选题,在讲授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未能用身边的实际案例去弥补教材功能的缺陷,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些讨论和活动的环节设计像是为活动而活动,其实质性不强。

3.部分板图随意,教学评价简单

绘图是地理学科较为注重的技能,本次比赛选手们在板书板图的设计上,亮点不多。例如,《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体现岩浆、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的相互关系中,板书设计上箭头的关系指向不明确,教学思维显得不够清晰。另外,课堂的教学评价过于简单,教学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即使比赛时间有限,也不能忽略学生学的情况评价,以及实时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给“准教师”的几点建议

1.设置真实情境,弥补教材缺陷

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科知识应运用于生活情境中。在教学设计中,设置的案例应该是真实的,不虚构、不假设,而且尽可能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切入,尤其是面对初中生时,更应该从初中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才可以产生更多的共鸣进而达到共识。至于教材,不同地区采用的版本不同,有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粤人民版等等,不同版本在教学编排、活动设计、案例选取等环节上都各有侧重。于是教材案例仅仅只是一个载体,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教学情况,大胆取舍,提高素材的利用率并善于利用学生自生素材,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注重知识生成,板书逻辑清晰

对于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大体总会急切于中规中矩地按照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落实各个知识点,往往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容易走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海绵式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审视自己的板书设计,是否有清晰的线索,前后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各知识点是否是学生自主生成,而非直接告诉学生事实答案,然后进行无效的提问例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等。

3.侧重核心素养,鼓励批判思维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无不体现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在运用地理原理组织教学时,应该帮学生厘清逻辑关系,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体系,联系区域的特征,提升学生的地理时空思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当下研学旅行的东风,多组织学生利用研学进行地理实践力的锻炼,进一步让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教学和研学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让自己成为更具综合素养的人。

猜你喜欢
讲授教具选题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新年刊
选题有误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