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组培实验在中职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8 07:57李凤英
生物学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甜叶菊炼苗生根

李凤英 朱 丽 姜 翌 孙 坤 陈 纹*

(1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2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分院 甘肃兰州 730070)

甜叶菊[Steviarebaudiana(Bertoni)Hemsl]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调节血压、软化血管等重要的药用功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甜叶菊在甘肃省内大面积推广种植[1],在武威、张掖 等地已 初 具规 模[2]。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甜叶菊的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生产可扩大繁殖系数,技术成熟、实验易于操作,特别适合中职生物学实践教学。通过甜叶菊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实训,学生可熟练掌握组织培养的整个操作流程和相关仪器及设备的使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强化其职业自信心。

1 甜叶菊组培的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实训采取行动导向和分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行动导向法展开。实训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生物企业公司的组培过程,布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习得经验,培养其职业能力[3],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职业竞争力。

在课前准备阶段,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6人。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下达任务并明确任务。在给每个小组发放实验指导手册后,详细讲解整个实验流程,并指出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整个实验实训课的核心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将任务细化,协调组内分工,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实训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与交流。

本次实验教学分为6个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下达任务和明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并辅助相关的实验过程视频,加深印象,培养兴趣。第2课时是任务的细化,主要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时,要细心严谨。第3课时和第4课时是完成任务。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感受与组培实验相关生物企业的实验操作氛围,提升职业技能。第5课时是实验观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坚持、细心的习惯,内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第6课时是各小组实验成果展示,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且教师就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 实验过程与方法

1)选种。可采用水选法与风选法[4],挑选具有生活力的甜菊种子。

①水选法:将若干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地搅拌,去除始终漂浮在水面的种子,保留吸水沉入杯底或者杯中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②风选法:将若干种子置于干净的白纸上,一侧用一个低频率的小风扇吹风。去除被风扇吹走的种子,保留在白纸上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2)种子处理与分组。将选取好的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平均分为2组(每组30~50粒种子)。一组去除种子上的冠毛[5],记为A组(去除方法及标准:用剪刀剪去冠毛。但不可将种子剪至破损);另一组保留种子上的冠毛,记为B组。

3)种子的消毒。将A组和B组的种子,分为①~④组,在超净工作台中操作,进行消毒[6-7],处理方式如下:

①200 mg/L GA溶液浸泡10 h+2%NaClO溶液浸泡15 min+75%乙醇冲洗20 s。

②300 mg/L GA溶液浸泡10 h+2%NaClO溶液浸泡15 min+75%乙醇冲洗20 s。

③400 mg/L GA溶液浸泡10 h+2%NaClO溶液浸泡15 min+75%乙醇冲洗20 s。

④500 mg/L GA溶液浸泡10 h+2%NaClO溶液浸泡15 min+75%乙醇冲洗20 s。

4)无菌苗的培养。种子完成消毒之后,用无菌水冲洗至少3次,移入提前灭好菌的装有MS培养基的培养瓶,置于25℃恒温箱,进行暗培养。培养周期之内,每天进行观察。大约3~5 d内,种子可全部出芽。

5)愈伤组织诱导芽增殖与继代培养。待种子全部出芽之后,通过愈伤组织诱导芽增殖并进行继代培养。具体操作步骤为:于超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进行转移;将无菌苗自培养瓶中取出,将茎段切成0.5 cm左右长的小段,幼叶切成0.5 cm×0.5 cm的小块,分别转移至相应的诱导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与诱导培养基相同。

培养基配方为:

①茎段:MS+0.5 mg/L 6-BA+0.5 mg/L NAA[8]。

②叶:MS+0.8 mg/L 6-BA+0.5 mg/L NAA[8]。

在培养周期内,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进行记录观察,准确记录愈伤化的时间、愈伤组织出芽的时间并计算芽增殖率。

6)壮苗及诱导生根。待愈伤组织出苗之后,待其长大。之后进行壮苗及生根诱导,并计算生根率。具体操作步骤为:于超净台无菌条件下进行转移。将诱导出的无菌苗自培养瓶中取出,转移至诱导生根培养基上壮苗并生根。其配方为:1/2 MS+0.3 mg/L NAA[9]。

7)炼苗与移栽。待愈伤苗在培养基中生根之后,进行移栽炼苗。先将小苗开盖炼苗3~5 d,并适当以1/2 MS蔗糖溶液浇灌[10]。炼苗后,移栽至小花盆之中,置于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大约10~15 d之后,可将其转移至温室进行培养。

3 实验观察与结果分析

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对培养材料进行观察,并按时撰写实验报告。由于实验的周期性,教师应适时组织学生定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交流,在实验结束之后,师生共同对整个实验课堂进行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第1组、第2组及第5组均成功地培养出了愈伤组织及甜叶菊的幼苗,并将幼苗移栽至校内智能温室苗床内;第3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污染,培养出的无菌苗数量较少,经小组内自查,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接种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霉菌污染;第4组在炼苗过程中出现了操作失误,将培养箱的温度设置过高,导致所有的幼苗全部死亡。

4 实验教学总结与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深刻认识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特点,了解和熟悉了组培操作的基本步骤,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次邀请学生进行交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也认识到,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仔细小心,减少人为失误,才能较好地完成整个实验。学生能相互合作,完成实验,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也提升了职业自信,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甜叶菊炼苗生根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甜叶菊秧苗茎秆拉伸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我国甜叶菊栽培技术研究与进展
甜叶菊茎叶分离机设计
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最甜的叶子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不同炼苗密度对桉树轻基质幼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