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2020-01-08 13: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文凭科目证书

(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改革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051)

高考招生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界线,具有引导基础教育和为高校选拔人才两大功能。因此,高考招生不仅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更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为了应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我国高考招生进行了持续的改革,至今仍在改革的路上艰难探索。鉴于此,本文选取美、英、法、德、日五个发达国家与我国就高考招生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扩大视野,拓展思维。

1 主要发达国家高考招生制度

1.1 美国高考招生制度

美国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地方分权制,州负有主要责任。

1.1.1 美国高考制度

美国的考试机构为非官方商业机构:美国教育测试服务公司(ETS,Education TestService)和美国大学考试公司(American CollegeTestingProgram)。两大机构分别提供SAT和ACT考试服务。两者在出题机构、试卷构成、题型、判分标准以及考试日期等均不同,但在申请美国大学时,两个考试机构的成绩均被大学接受,但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别。

SAT(Scholastic Assessmen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分为两个部分,SATⅠ(Reasoning Test推理测验)和SATⅡ(Subject Tests专项测验)。SATⅠ含有阅读、数学和写作三个部分,与中学教学联系不紧密,属于综合性考试。SATⅠ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总分2400分,2014年作文改为选考。SATⅡ含英语、数学、历史、科学和语言5大学科领域22个科目,各自独立。主要考查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据此评价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表现,属于学科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报考学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三个学科考试,每科800分,共2400分。除英文和数学必考科目外,可从文学、历史、化学、物理等十多科目中任选一门。SAT每年考7次。

1.1.2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

美国高校的招生由各大学自主办理,申请者可以自由地向多所高校提出申请。

(1)不同类型大学对“高考”的要求。高竞争性的著名私立大学和优质州立大学,要求考生提供SATⅠ、SATⅡ或ACT成绩。一般的州立大学,属普通竞争性院校,要求考生提供SATⅠ或ACT成绩。两年制高校(社区学院)实行开放式招生,免试入学,向所有具备高中毕业水准的考生开放。

(2)竞争性院校招生录取因素。美国大学录取咨询委员会NACAC对全美上千所大学招生录取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竞争性院校选拔评价体系主要影响因素如下①:(1)学业表现:大学先修课程成绩、课程强度,SAT或ACT考试成绩,高中课程成绩的平均绩点(GPA)。(2)综合素质:包括个人陈述,学术能力,兴趣爱好,精力,领导能力,辅导员和教师的推荐信,社会活动能力及特长等。(3)面试表达:综合考察考生多方面的能力。(4)其他特色:SATⅡ考试、毕业考试、作品集。(5)其它因素:性别、校友、教工、赞助、种族,首代(家族中首代大学生)等。

1.2 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英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介于集权和分权之间,中央和地方均有教育行政权。

1.2.1 英国高考制度

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四个地区组成,各地区教育制度有所不同,他们各自独立又互相承认。本文以英格兰为例,介绍英国的高考招生制度。

英国较有名的考试机构是OCR、AQA、Edexcel和CAIE,均属非政府机构。高校招生采用“证书制”,其中较重视的考试证书有三种,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 A-Level(AS/A2)、高级扩展证书(AEA)。

英国的初中学生,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必考科目为英语、数学、科学,其余两科学生可自主选择。GCSE证书考试成绩采用1-9级计分制②。

英国高中学制为两年,第一年为AS课程阶段,学生通常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有兴趣的4~5门课,通过考试后获得高等普通教育辅助证书(AS-Level证书),AS-Level证书考试的次数没有限制。第二年为A2课程阶段,课程涉及数学、英语、生物、物理等近70个科目,学生只需选择3门课程考试,通过后获得A2-Level证书。A-Level(AS/A2)证书分A、B、C、D、E、U六个等级,A为最优,E为通过,U代表不及格。上述三类证书考试均为“一科一考,单科授证”方式。

1.2.2 英国高校招生制度

英国有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服务中心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几乎所有高校都是UCAS会员。UCAS主要负责学生申请报名、分数转化、志愿送达和协助高校录取等工作。

英国高校在招生时,主要依据GCSE、A-Level(AS/A2)、AEA等证书成绩,同时还关注面试和申请书等。

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要求5门GCSE课程,其中至少4门达到7~9分,4~5门AS-Level课程,其中3门达到A水平,3门A2-Level证书,要达到AAA或者AAB,拥挤专业还需要AEA证书。同时,重视面试环节,关注考生综合能力。

一般大学,要求3门左右的GCSE证书均在4分以上,2门A-Level证书,达到A或B。除此之外,还承认有关职业方面的证书等。

对培养社会劳动者,非学术型人才的教育学院、开放大学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等,只需要3门GCSE证书,此外,也认可其他职业方面的证书。

1.3 法国高考招生制度

法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为中央集权制。在教育行政方面分为28个学区,其中本土26个,海外2个,每区的学区长主管区内大、中、小学事宜。

1.3.1 法国高考制度

法国的高考实行证书制,就是取得在高中学习的业士文凭,简称Bac。业士文凭又分为普通业士、技术业士和职业业士三类。

政府教育部负责考试大纲、考试日期、测试程序等,26个本土学区分成4组,海外两学区另成一组,各组分别命题,相对统一。

法国年级编号采用倒序法,高中三年分别名为二年级、一年级及毕业班。高中二年级分为定向班和职业教育,高中一年级,定向班又分为一般教育和技术教育。修读—般教育报考普通业士文凭,修读技术教育报考技术业士文凭,就读职业课程可报考CAP、BEP或职业业士文凭。

法文在高中第2学年末考试。毕业班一般报考6~7门必修科和1~2门选修科。必修科的科目视学生所选的课程类别(L、S或ES)而定,一般包括数学、哲学、历史/地理和科学,选修科可以是外语、音乐和拉丁文等。考试在6月举行。

单科和总成绩均采用20分制。总成绩计算,每门必考科目设加权,加权系数视该科课程时数和重要性而定。平均成绩达到10分者为合格,获发Bac文凭,超过10分者获加评语,16分及以上为“甚佳”,14~15.9分为“佳”,12~13.9分为“颇佳”,10~11.9分为“满意”。

1.3.2 法国高校招生制度

综合大学,招生实行中期淘汰筛选制。凭记载有成绩及专业方向的Bac文凭直接登记注册入学,进入大学第一阶段,该阶段进行的是方向性的多科普通高等教育,学制2年,获得大学普通教育文凭,经筛选后再进入第二阶段学习2年可获得学士文凭,典型的宽进严出。

高等专科院校如大学技术学院、高级工艺学院等,高中毕业后接受二年高等教育,获大学科技文凭或职业学士。高级技术员班,主要招收拥有技术Bac文凭和职业Bac文凭的人。

1.4 德国高考招生制度

德国各州政府在教育文化事务方面享有高度的自主权,涉及全国的教育事务由16个州教育部长组成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商确定。高中毕业会考由各州或由州教育部直接把权力下放给各学校自主命题。

1.4.1 德国高考制度

德国高考实行证书制。德国中学有三类:九年制的完全中学、六年制的实科学校和五年制的国民学校。只有完全中学的毕业证书才是进入高校的通行证。后两类学校的毕业生再经过各种职业学校或专科补习学校的学习,可以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

德国完全中学毕业证书,除总分必须合格外,高二、高三两年的平时成绩和毕业会考成绩需分别合格,不能互补。假如总积分不合格,或平时成绩不合格,即使个别学科获高分,考生仍须来年重考全部科目。

平时和考试评分均采用6级制,1级为最高,6级为最低,5级为合格,毕业证书上列有科目积分表。

1.4.2 德国高校招生制度

德国高校录取依据主要是完全中学毕业证书,此外还有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才能,打工经历,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专长(如音乐、艺术、体育),老师在推荐中对学生学业、能力、性格的评价,学生成绩在年级中的名次等。高中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个人意向,同时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

德国高校对非热门专业有完全的招生自主权,对热门专业或者对未来从业者要求较高的专业实行名额限制,由全国性的高校录取基金会统一接收申请、审核材料并分配名额。艺术体育类专业,则需要加试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目。

1.5 日本高考招生制度

日本的教育制度介于集权和分权之间,在二战前是中央集权,二战后模仿美国,在教育行政上实行地方分权。

1.5.1 日本高考制度

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是统分结合的制度。高考包括全国统一高考(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和各大学自己组织的考试,高考每年1月组织一次,各大学自己组织的考试,有笔试、实践技能操作、面试、小论文写作、外语听力等,具体由各大学自行确定。

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在高中阶段基础性学习的完成程度。科目为6科31门,6科分别是国语、公民与社会(现代社会、伦理、政治经济)、数学、理科(理、化、生)、文科(史、地)、外语(英、德、法、中、韩)。国语、数学、外语各200分,理科选2门,文科、公民与社会各任选1门,每门100分,合计1000分。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及所报考高校的规定选择考试科目(国立大学一般要求提供5科成绩)。高考成绩直接寄送到考生报考的大学,由大学决定考生是否具备参加本校的单独考试资格。

1.5.2 日本高校招生制度

国家和地方不设专门的招生机构,由各大学自主招生。国立大学竞争性最强,公立大学(地方政府建设)次之,私立大学基本上是开放式的。

日本大学专业的招生计划必须报经文部省审查同意,才能安排招生。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大学,直接向大学提出申请。

各大学招生主要根据高考成绩和高校的考试成绩,以及调查书和体检表等进行综合考虑,择优选拔,并经过教授会审查认可,由校长最终决定。两次考试的权重各大学不同。另外,日本大部分大学有保送入学制度,还有归国子女的特别选拔方法。

2 中国高考招生制度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授权地方办理相结合的方式。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全国统一高考、成人高考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管理工作,属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

2.1 中国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之前,高中会考为高中的毕业考试。会考全部通过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并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2014年高考改革后,会考改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业考”。学业考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学生选择与报考大学专业相关要求的3个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其他科目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从实施的情况看,选考科目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学业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从学业考中独立出来,成为“省级高考”。由此,高考变成“国考3科(语数外)+省考3科(考生自选)”,总成绩是大学选拔考生的依据。

高考时间全国统一,每年的6月7日开始,依各省份情况持续2-3天。

2.2 中国高校招生制度

中国高校招生录取由各省(市)级教育行政单位组织进行,相关高校参与,计算机投档。

招生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平行志愿”。分数优先即将全省(市)考生按高考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计算机依次检索投档。平行志愿是考生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等几个平行志愿。经检索,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投档、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招生录取方式是“分批次录取”或“分段录取”。分批次录取是将不同层次的高校从提前、一本、二本、三本到专科分批次进行录取。分段录取即把全省(市)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分成若干分数段,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第一段考生最先填报志愿,随即检索投档、录取。剩余招生计划重新公布,未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检索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3 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比较

由于国情不同,美、英、德、法、日及我国的高考招生在涉及的学科领域、科目数量、考试方法、考试占比和录取因素等相差较大,下面对六国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3.1 教育管理制度及考试招生机构比较

教育管理制度大致有三种,地方分权制、中央地方合作制、集权制。地方分权制的有美国和德国;中央与地方合作制的有英国、日本;集权制的有中国和法国。六个国家的考试组织,德、法、中为政府机构,美、英、日为非政府机构。招生机构,美、法、日、德、英为各高校自主招生或有条件自主招生,中国为各高校被动参与的各省(市)统一招生。

3.2 高考类型比较

考试类型大体上分为两种,专用于选拔功能的“高考制”和兼备选拔功能与高中学业水平考查功能的“证书制”。实行高考制的国家有中、日、美(SAT、ACT两种),实行证书制的国家有英、德、法。

3.3 考试内容比较

除美国的SATⅠ是学术评估考试,其它均为学科考试。每个国家均考本国语言、数学,美国和英国必考科目无外语,法、德有外语,但权重不大,中、日外语权重最大,均与本国语文和数学相同。

3.4 录取制式与录取因素比较

大学录取制式依赖相应的高考类型:证书制和考试制。

证书制的国家,证书均为等级制。英国的证书最多,GCSE、A-Level(AS/A2)、AEA,考查时间最长,横跨初中、高中,一般主要看GCSE、A-Level(AS/A2)成绩等级,高竞争学校或者专业还看AEA成绩。法国凭Bac证书即可进入高校(或预备班)就读,但多半在就读一个阶段后要经过二次筛选。德国除毕业证书等级外,还考虑学生的领导才能,打工和社区服务经历,荣誉奖状,专长,老师在推荐中对学生学业、能力、性格的评价,学生成绩在年级中的名次等。

考试制的国家,美国高考成绩(SAT或ACT)在录取中权重不大,对大学先修课程和课程强度却更重视,还考虑学术能力,兴趣爱好,社会活动能力、特长、面试表达,教师推荐信以及种族、校友、首代等。日本是全国统考加各高校考试,高校考试有笔试、实践技能操作、面试、小论文写作、外语听力等多元测试,弥补了高考单一评价的不足。中国录取依据是高考总分,虽然也要求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形同虚设。

4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在高校招生中,中国是唯一把高考成绩(总分)作为单一评价的国家,是唯一“一考定终生”的国家,也是唯一高校不能自主招生的国家。

注释

① The Natinal Association for Co1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 2017.

②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gcse-changes-a-summary.[EB/OL].[2015-11-03].

猜你喜欢
文凭科目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