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是一种美德

2020-01-08 19:16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管教美德惩戒

于 伟

(海阳市实验小学 山东烟台 265100)

对于孩子的管理,想来,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曾经深感棘手与头疼,因为一方面现在的孩子确实有点“不服管教”,另一方面,他们是“动不得”的,甚至有点“说不得”。我想,孩子的所谓“不服管教”和我们对他们的惩戒手段的有限是彼此一致和互为因果的,正因为我们不能对其施以惩戒,才使他们可以“有恃无恐”,也正因为他们可以“不服管教”而不必为此付出代价,所以才造成了我们只能对他们退让和无计可施。这样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很难做到管理有度,宽严相济。

抛却惩戒教育这个话题不谈,大家肯定也有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管的严一点好,还是松一点好。严了,怕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毕竟活泼是小孩子的天性;松了,又怕局面没法控制,“给点阳光就灿烂”,养成不听话的毛病,不利于孩子接受教育。正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个度也是很难把握的,实在纠结。

比如,课间的学生管理,我跟有关领导也讨论过这个话题,要不要完全禁止孩子们在校园内跑动追逐和大声喧哗,结果还是莫衷一是。有的领导持赞成的态度,除了我前面说的几点理由,他们还有一点担心是怕孩子们太闹腾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这是不无道理的,孩子们玩疯了就会没轻没重,放松了安全警觉意识,许多在学校里发生的伤害事故,都或多或少与对孩子过于放纵有关;而赞成宽松管理者则有一个理由,你很难真正制止孩子在校园内的疯跑行为和大声喧哗,因为这是孩子天性的,即使下大力气管理也是很难见效,往往也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我以前是支持对孩子“放养”和宽容管理的,而现在观点有所改变,觉得还是要通过相对严格的管理,给予孩子更多的约束和规矩,让他们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学校保持相对的安静,我甚至认为,沉静是孩子应有的一种文明美德,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中华传统美德。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西方教育相对是倡导人性解放的,所以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注重孩子个性的发挥与张扬,绝不会通过严苛的纪律来约束孩子使他们失去“好动”的天性,其实是大谬不然的,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言行都有远比我们苛刻的标准要求,而且会配以相应的严厉惩戒。

在这里举个例子,在美国有的学校(而且不在少数)都有关于禁止孩子在公共场所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的要求,甚至禁止学生在走廊和楼道中走路时脚步太大声。有的孩子就因为在走廊里跑动而被教师发现,教师安排两名大一点的孩子专门对其走路的情况进行示范教育,直到完全学会走路轻声一点为止。也有的教师在带领班级孩子走班上课的时候,因为有两名孩子互相说话,教师便停下来对两名孩子进行专门的批评教育,而这时候全班的孩子都要在这里陪着接受教育。教师对于违反纪律要求的孩子还有包括第一次批评教育,第二次给家长小纸条说明孩子的违纪情况,第三次就可能让家长带孩子回家反省,这里所说的纪律也基本包括前边说的疯打闹等现象,也包括走路的时候不按照学校的要求靠右边。

再如,许多孩子都是乘校车回家的,学校对乘车规则要求非常细致,包括如何排队上下车,姿势,随身物品放置等,要求都非常明确,同时还要求孩子们不得说话,不得交头接耳等,随车都有一个类似登记簿之类的记录,上边开列有所有要求,如有违反,管理人员便会在相应的条目上找到对应的孩子打上一个“星号”记录在案,如果累计违反一定的次数,就有权利取消孩子的乘车资格,由家长自己想办法接送,这样的规矩虽然严苛,但由于其违规的成本与代价高昂,所以无论孩子还是孩子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乘车都中规中矩,少有吵吵闹闹。

沉静是一种优良的习惯,它代表一个人的品性。一个沉静的人是具有自我约束力的,当他面对诱惑的时候,他能够保持淡定与从容,能够更加地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学会延迟自己的快乐,当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与品性,他就具有了集中注意力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完美的能力。以我们的学生为例,如果他能够在课堂上沉静下来,他必然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做与课堂中自己的行为要求相一致的事,更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如果课堂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按照教师的指令保持安静,那么除了可以减少孩子之间的无谓的彼此干扰,还能使教师从管理学生和维持课堂秩序的繁琐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于和孩子的学习互动中,把更多目光投送到那些关涉孩子对知识掌握的学习活动本身上来。

沉静,是一种内敛,它带有和融、文雅、自律的内在品质;沉静也是一种美德,它折射出的是人的修养。

猜你喜欢
管教美德惩戒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诚实是美德
忘却歌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也谈“教育惩戒权”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