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0-01-08 19:16樊小瑜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师应人文课外阅读

文樊小瑜

高中语文是一门人文类的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利用好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得到综合成长[1]。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中时期的学生,处在人生的基础时期,正是需要一定思维导向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在其中渗透人文性的教育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改造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的教学中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作用,让学生理解人文教育内涵,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利用好手中的教材,传递民族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语文课堂为基础,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一定的德育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幅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名著,其经过了历史的发展,有着很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孟子》,其中的内容十分富含哲理性,篇幅也不长,很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让学生学习古文,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让学生学习古人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师说》中有这样一句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说明了教师的责任,教师应注意对这句话进行扩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不管是哪一个岗位,都有着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这一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二)做好课外阅读,加强阅读指导

语文学习中,多进行课外阅读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内涵,为学生展现出另一个世界。阅读合适的书籍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养成坚毅的品格。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针对学生阅读的书籍提出具体的意见,让学生读到好书,高效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更为合适学生的阅读书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做好积累工作,对书中的名言警句进行摘录,充分提高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也有自主选择阅读书籍的权利,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学生阅读的整体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阅读比赛、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充分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德育教育效果[2]。

(三)采取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通过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育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作用。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多利用好手中的教材,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语文学科和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也应认识到这一点,从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更具新颖性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3]。

例如,学习《丹柯》这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自己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问题:为什么丹柯为了自己的族人而牺牲了,他的族人为什么还熄灭了他的火苗?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凸显小组合作的学习价值,让学生学习丹柯身上的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时间,让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充分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人文课外阅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人文社科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