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为桥,任务作径,有效阅读,诗意栖居
——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2020-01-08 19:16连泽君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讲台书籍课外阅读

连泽君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水径小学 广东深圳 518112)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练兵场。“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将课内延伸到课堂之外无限广阔的空间中;阅读,让学生做悠远的诗意的栖息。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呢?近两年,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以环境为熏陶,融客观染主观,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大自然这样,教育有时也可以是这样的无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具有不可低估的导向、凝聚、陶冶、辐射等功能。

为此,我精心营造教室阅读环境,“我们一起读书吧!”“人,能把书带到任何地方,书也能把人带到任何地方”……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同时,把学生上讲台做阅读交流时拍的相片,学生的阅读成果,如好书推荐、思维导图、读书后感等作品张贴在教室里,以此表扬阅读认真的同学。这样,借助会说话的墙壁、黑板报,以环境为熏陶,营造氛围,使学生在教室的客观环境中耳濡目染,慢慢将阅读内化为自己的需求,渐渐受到影响,爱上阅读。

二、以书籍为桥梁,衔课内接课外,融会贯通,拓宽阅读视野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信息落后的古时候,秀才不出门,凭阅读尚能如此,何况是信息极为便捷的今天?而今的学校图书管有大量的图书,且在不断地更新与补充,这便是学生们宝贵的源源不断的精神粮食仓库。窦桂梅老师说过,语文老师要做这样的牧羊人:哪儿水草丰茂,就把羊赶到那吃个够,喝个饱。是的,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书籍。小学低年级,绘本是契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激发他们想象力的最佳“酵母”。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是中年段学生是最喜爱的阅读摇篮。而高年段的学生,历史故事、动物小说、古典名著,外国名著,是他们最好的精神园地。若广泛涉及,阅读视野必大为拓宽。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有意识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无痕地结合起来。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学生共读一本《城南旧事》;学《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时,便开启中国四大名著的阅读之旅;翻开《金钱的魔力》时,《百万英镑》等外国小说又映入学生的眼帘……以书为桥梁,自可一室之内,一书在握,轻松地做最远最惬意的旅游。

三、以任务作驱动,变被动为主动,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每当借一本新的书籍的时候,总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翻阅,当然,也有些学生漫不经心地随意翻翻,然后随手搁下,任书籍“封尘”。那么,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读?仅靠环境熏陶吗?不,我们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有效阅读。

在做课题研究时,我每月定一个阅读主题,借一套书,学生人手一本阅读。阅读期间,要认真阅读,并做好交流准备:每节语文课前,学生按座号轮流上讲台进行两分钟的读书交流。而当我们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你会发现,讲台成了学生展现精彩的舞台!尽管有些学生怯怯地拿着书上来,声音虽小,可同学们还是认真倾听,并送以掌声。于是,交流完的学生如释重负的脸上带着羞涩的微笑,流露着内心小小的喜悦。有些学生充分准备,写好交流稿,有备无患。更有些学生从容淡定,全程脱稿,侃侃而谈,赢得同学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面带笑容走下讲台回到座位。

四、以活动为途径,从学习到运用,形式多样,丰富阅读内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坚持天天阅读,坚持每节语文课前做读书交流,就能常读常新,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这一能力是动态生成的,而课外阅读,是有机地有效地巧妙地构建起培养这四种能力的最好载体。

除了每节课的一名学生按座号交流之外,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为班级阅读交流课。交流课上,虽然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但是每个人都必须参与。或是阅读摘抄卡,或是思维导图,或是朗诵、背诵,或是好书推荐幻灯片,或是小组展演。形式多样,自主组合,既促使有效阅读,又锻炼能力。

每月的读书交流展示课,是学生最乐意参与的,因为我在原有的小组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组答题竞赛的内容与环节。每借阅一本书给学生的时候,我都要求自己要先看这本书。因为,只有我看了这本书,才能对学生的交流情况更了如指掌,才能对学生的交流做恰当的评价与引导。而且,我必须自己看书,因为我会根据书的内容来出阅读题目,让小组在读书交流课进行答题竞赛。班里有13个小组,我便会出以13为倍数的题目,让每组学生回答。有时,是必答题,有时,是抢答题,有时,是小组讨论题。不管是什么题型,课上学生总是津津有味,反应热烈,交流积极,趣味盎然,通常是下课了,学生仍意犹未尽。

五、以展示为手段,开拓广阔空间,读写结合,提升阅读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名句道出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系。提高阅读有效性,其目的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语言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一年来,学生坚持广泛地、长期地阅读,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在语句表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学校举办的每届读书月现场作文比赛中,我班均有学生屡获佳绩。在每年童话故事创作比赛中,我任教的每届学生均是全班参与创作,很多学生获奖,而我也年年获得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做课题研究的一两年里,我坚持“天天阅读,节节交流,月月汇报”,在这个的实践中,探索有效阅读的策略方法:以书籍为梁桥,用任务作驱动,促使有效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与学生在阅读中,一起跨越时空,去远方做诗意的栖居。

“人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的,愿为阅读点灯人的我坚信:“读书是上帝赐予人独享的福分。书籍让我们有幸在任何时候,无论贫富荣枯,都能诗意地栖居在语言文字编织的奇妙而梦幻的乌托邦里,从而成就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殊荣。”

猜你喜欢
讲台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