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2020-01-08 19:16梁珍爱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扫墓熏陶演讲比赛

文梁珍爱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包含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孝道、尊师重教等。教师要善于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渗透,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提高德育教育质量,让学生受到一定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涵养。

一、举办演讲比赛,丰富教育形式

演讲比赛的形式更富有感染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相关的德育主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比赛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不经意间受到熏陶[1]。学生需要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理解相关内容,这样的方式会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在学生进行演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机会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较为活跃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形式,能在增长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可以给学生筹备一场演讲比赛,演讲主题是“孝”,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了解关于孝道的优秀历史故事以及相关的人物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演讲,不限制体裁和内容,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对资料进行仔细研究,从而进行自我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也能加强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演讲比赛。在演讲比赛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由作品延伸到关于“孝”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导学生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让学生受到熏陶。

二、举办特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迎合学生的喜好,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特色活动,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2]。举办特色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且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德育教育的成果。比如,教师可在清明时期带领学生进行扫墓祭拜,在中秋节与学生一起猜灯谜,通过各种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蕴含在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

比如,在清明时期,带领学生进行扫墓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及尊重。在烈士陵园扫墓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战争年代生活的艰辛,新中国的诞生所经历的磨难,无数英雄烈士为了我们伟大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正因为这些年轻的生命,我们才能生活在如此美好、和平的年代。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对革命先辈的革命征程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回来之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扫墓的感想,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懂得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

三、主题讨论,进行深入探究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更多地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德育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主题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能够加印象,巩固德育教育的成果。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保证讨论的方向性正确,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

例如,在与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给学生规定的主题是“担当”,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可以告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作为学生个人的担当责任,也可以扩大思考的维度,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也可以从历史中寻找优秀的人物实例作为讨论的内容,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之后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很活跃,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总结,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增进理解,加深印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德育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需要学校及教师加以重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德育教育中,这既是对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也是在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长学生学识,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个人素养,既具备高智商,也拥有美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方面的人才。

猜你喜欢
扫墓熏陶演讲比赛
心有榜样,逐梦成长——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演讲比赛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用艺术熏陶家风
艺术熏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如此熏陶
花糕,我爱摆弄
清明小记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