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01-08 19:16文郑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导立德理念

文郑 德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教导学生知识与教导学生做人、发展学生德育素养同样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塑造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导学生关心他人等,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3]。

一、重视合作运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不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感受教学中蕴含的德育理念与知识,逐步深入理解其中的德育理念与知识,最终促进学生自身德育素养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通力协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这部分教学中为学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及其重要性,可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1]。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加强篮球运动、接力跑运动、足球运动等运动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教导基础的篮球技术以及篮球的理论知识,如“控球后卫”“前锋”等位置的职能作用与能力要求等,在学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篮球的战术,引导学生制订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讨论与模拟制订自己团队的战术,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不断磨合与完善战术,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二、深挖教学细节,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较少,更多的时间是教导学生基础的体育技巧与自主练习、比赛等,学生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有许多与教师预期不同的教学细节发生,借助这些细节为学生开展教学,学生对立德树人的认识会更深刻,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需要教师深挖教学细节,提炼出适合教育学生的细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2]。例如,在进行长跑比赛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细节”,有的学生在发号施令的前半秒就抢跑,故意犯规,有的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会为坚持不住的同学加油打气,有的学生跑着跑着就不愿意坚持了,后半圈都是走回来的,借助这些细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导,不指出具体的学生,而是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对应的情境,借助情境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学生遵守规则、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形式,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教师重视对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4]。

例如,在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将课堂打造成一处“战争场所”,学生则需要从“前线”(起点)跑到“后方”(终点)进行求援,在“后方”处同样有一群学生正在等待跑到“前线”进行支援,让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元素更有故事性,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深入阐述战争的残酷,引导学生热爱和平,拒绝战争。在学生参与接力跑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在接力跑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奇怪”的规则,如在每一次接力时,双方要完成一个规定的动作才算成功接力等,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会遵守规则,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贯彻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与引导,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深挖体育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保证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导立德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一粒米
我想要的教导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