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职高专英语教改新方向

2020-01-08 19:16易楠倩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专科教材高职

易楠倩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已在我国推行多年,但普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研究甚少,缺乏系统性与统一性。无论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均与本科英语教学有差异,普通高职高专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推行有效的教学方案。本文结合当前普通高职专业形势浅谈符合当代高职高专学生需求的教改新方向[1]。

一、优质高职学生与普通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异

新时期背景下的高职前进之路一片光明,重庆市教委为了加强专科职业教育工作的推进,开启了重庆市15所优质高职的评定。为力争优秀,各高校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其中“扩招”成了许多普通高职力争优秀的砝码,翻开我国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扩招也并不鲜见,但从普通高职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入学要求为代价,使得招生水平下降。原本普通高职意图通过扩招来丰富学生人数建设优质资源,然而所谓大众化教育实则拉大了与优质高职的距离,进校大学生良莠不齐,不仅加大了各项教育管理难度,也使教学雪上加霜[2]。

二、普通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

由于普通高职盲目扩招导致大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千差万别,教务方面难以平衡扩招量徒增而造成的差异性。学生数量多、班级额度大、授课任务重、无暇进修学习、业务跟不上、科研项目少等多种因素都导致普通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3]。

(一)教材老旧,脱离时代

普通高职基本采用教育部推荐的《成长英语》等优秀教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中专、高职升级为专科院校,教材的新颖程度与现实基础有些脱节。教材是知识的传送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武器,也是教改的必谈之本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是重庆市高职教育研究会规划编写教材的初衷,但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仅靠一本鲜少贴合实际的教材着实难以跟进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发展愈发快,但教材的更新速度却愈发慢。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审核与知识的融入却有一个“过程”:研究(申报人编写的过程)—审核(相关组织单位审核的过程)—校对(相关组织单位校对的过程)—申报(申报人向教育编纂单位申报的过程)—审核(教育编纂单位审核的过程)—出教材(出版印刷的过程)[4]。

(二)学生基础薄弱,毕业需求不足

内部因素:普通高职高专大部分学生是从中专或职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单招进校读书,相当数量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大量时间“补课”,但每周少量的课时总让人感觉杯水车薪,很难迈上一个新台阶。

外部因素:尽管普通高职高专有证书与学位挂钩的规定,但不同于优质高职高专,普通高职对在校大学生的毕业英语要求是英语三级而并非公共英语四级。英语三级的高通过率使得学习英语积极性减弱,消极对待这门语言必修学科。

(三)教学针对性不强,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普通高职基本没有设立一流专业学科,大部分以商务、工业、电子等实业领域开设专业,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没有自主权,统一的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大相径庭,这就造成“教”与“学”分层现象明显,教育传授度与学生消化水平双双脱节,形成“输”“入”不平衡的局面。大学英语授课内容单一化造成不同水平学生厌倦语言,不说不读不写,只求毕业最低要求,既没有以兴趣为导向也没有以职业技术为导向,过少融合当代实用英语,偏离职业教育初衷,忽略学生需求,无形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填鸭式”语言教学。

三、普通高职高专英语教改新方向

(一)新增教学方式,转型学分制考核,加强英语水平

通过对重庆普通高职高专英语课时设置的调查发现,每周英语课时稳定在2-4课时,缺少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传授语言相关知识越来越困难,强调模式化考试结果,严重忽视英语综合素质发展,这就导致新教学方式建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建立学分制的考核方法也迫在眉睫,应加强对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考察,关注阶段学习效果与语言基础的提高。推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分能够进一步补充大学英语课时不足与学生水平差异的漏洞,既能保证学生的基础英语学习,也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转移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到以技能兴趣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信息交流能力[5]。

(二)强化专科教育,突破兴趣瓶颈,落实就业导向

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结合信息技术解决英语资源共享难、教学效率低等问题,采取“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兴趣点,提高语言受众面与知识传播度,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特色,营造外语氛围,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专科职业教育不仅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还重点加强了知识的传递与巩固,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摆脱传统教学朗诵课本的枯燥,实现学生兴趣导向,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采用分专业、分年级、分性别调查研究,了解实际专科学生英语就业目标,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资讯相结合,以此强化专科教学质量,落实就业导向[6]。

四、结束语

普通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教改箭在弦上,不得不加紧速度转变理念,层层落实。语言本就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想要用好它,基本功就得扎实,不得脱离语言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更职业化。普通高职英语教改新方向绝不是单纯联系本校专业,而是需要通过科学实证点面结合逐渐实践的过程来完成英语这门学科的改革。近些年高职英语一直在推行新教改方案,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成效面前,进步与现实是不同步的,客观上看,大学英语的教学不足仍很明显,但只要我们找准前进方向,抓准时机,结合当下,不流于表面,在高职英语教改的新方向中,实现突破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专科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