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小组积分制管理策略探究

2020-01-08 19:16蒋坤婷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凝聚力宿舍考核

蒋坤婷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0700)

由于努力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等因素,导致中职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加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偏见,他们上中职学校就已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总觉得低人一等,生活缺少激情,学习没有自信,人生看不到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此,教师可通过分组管理将学生分成若干独立的管理小组,小组自主分工,自主管理,团结合作,开展常规、学习等各方面的组间竞争。通过小组积分制量化一组学生在一段时间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情况,再通过有效的激励方式,全面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管理班集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师生共同制定积分制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建立之初,为增强班级凝聚力,要使学生意识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是全体同学共同营造的。由班主任和班委会的同学一起制订班级积分制度,教师以班级管理为出发点,同时兼顾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来制定制度,使条例更细致、更客观,积分制活动涉及学习、卫生、纪律、出勤、文体活动等多个方面,积分制面向所有学生,且根据学生代表需求设定的积分项目来实施,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决策者,它保护了学生的平等权利,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发挥优势和热情,只要学生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积分活动中,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以获得积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中职学生本来大部分学习基础差、不自信,如果以个人为考核单位,可能会有部分同学自暴自弃。因此,积分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好,就可以为小组加分,让他们慢慢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另外,如果违反纪律也要扣除小组总分,通过集体的约束作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每周进行评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1]。

二、多方位过程性考核,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一)将课堂表现纳入考核,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归根结底是学习习惯不好,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多数学生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做笔记,作业书写不工整,这些在积分条款中均作了规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书写工整均可为小组加分,旨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和挖掘自我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1]。

(二)将活动参与纳入考核,逐步挖掘学生潜能

自信心对于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学生缺少自信心,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有挫败感及丧失学习兴趣,也容易影响人际交往。中职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而他们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较一般学生更为强烈,所以需要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另外,受到手机和互联网的影响,许多同学课后喜欢玩手机游戏,不愿参加课外活动,长此以往,班级里总是固定几位同学组织并参与活动。在“积分制”的激励下,本班参加活动的同学数量明显增多,在学校举办的篮球赛、象棋比赛、校园歌手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本学期的元旦晚会中,班级有一半的同学都参加了策划和演出,充分展示了班级体的智慧和能力,展现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活动的开展既激励了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增强了自信心;又增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之后很多管理也能顺其自然地开展下去[3]。

(三)将宿舍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很多学校受地域影响,每个班级都有学生住校,科学、规范地管理宿舍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此,教师在分组时应尽量将同一组的同学集中分到同一个寝室,便于小组管理和考核。制定出宿舍积分制,对宿舍日常的清洁卫生、寝室布置、寝室纪律等多方面进行考核,经过一学期的实行,班级里多数宿舍都能获得“文明宿舍”称号。小组积分制的实行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开展了正面、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4]。

三、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发小组竞争力

制定了积分制度后,要全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光靠分数的刺激还不够,还要有效的奖惩制度。每周的班会课对表现最优、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奖励,并拍照发到家长群,借助家长的力量再次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暂时落后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惩戒(如纪律不好,练练坐;清洁不好,再做一次),并让他们总结为什么会掉队,鼓励他们追赶上来。但这样的奖励方式面向的是少数学生,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又该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为了让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涨,更好地约束自己,每月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积分达到一定分数时,该组就依次获得减免卡(积分50分兑换一张,可以将惩罚减半)、星级卡(5张减免卡兑换一张,可以减免一天的作业,或者抵消一次惩罚)、心愿卡(5张减免卡兑换一张,可以实现微心愿一个)。有了这样的奖励机制,每个学生的机会是公平的,积分也不会无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孩子们本能的进取心,让班级得到了更加细化的管理[5]。

四、结束语

自小组积分制管理模式实施以来,班级同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了班级建设,为班主任“减负”,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学生根据积分条例发挥自我特长、弥补不足,为自我的成长添砖加瓦。班主任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公正,小组积分制为这样的公正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模式。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最基本任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不停地去摸索、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最适合自己班级里孩子的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凝聚力宿舍考核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热得快炸了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内部考核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学校到底是谁的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