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2020-01-08 19:16文陈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记忆传统

文陈 连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幼儿教育来说,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幼儿在这个缺少是非辨别能力的时段增强对腐朽文化的抵抗能力,让幼儿的思想价值观更倾向于健康向上的文化。对幼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能让幼儿在刚接触文化教育时就初步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潜意识里根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帮助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接下来本文论述一下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作用[1]。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现代社会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在每个家庭里幼儿就是掌上明珠,从小受到来自长辈们的溺爱。兄弟姐妹很少,很难在小时就懂得谦虚礼让,这就需要后天教育来填充这一方面的空白。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华传统美德中有很多内容都与行为习惯相关,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俭节约、谦虚礼让等,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靠家长的引导,更需要后天老师正确的教育引导。

在教育幼儿时,可多多为幼儿诵读优秀传统著作,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些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更容易让幼儿接受。也可以组织幼儿表演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活动,如孔融让梨桥段的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玩中学,更加深刻地记忆优秀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地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

二、开发幼儿智力帮助孩子记忆

幼儿阶段是思想最单纯的时期,也是最有利于记忆的时期,先入为主正是这个道理,优先让幼儿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让幼儿在记忆深处感知到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诵读优秀传统文章还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可通过记忆传统优秀文章刺激幼儿大脑智力的开发,帮助幼儿长大后更好地学习记忆[3]。

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适合幼儿诵读的文章,如《弟子规》,老师可以在班课前和上课结束时集中带领幼儿朗读该文章,多读有助于刺激幼儿的记忆神经,每天都读,温故知新,能让幼儿更加深刻地记住该知识,也会让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懂得经常复习有助于记忆这个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智力开发,帮助幼儿记忆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时代,但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能停止的。老师应在幼儿阶段就培养幼儿甄别优秀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并教育幼儿热爱祖国,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幼儿阶段是好奇心最强的阶段,幼儿都很喜欢观看飞机、坦克等大型武器,教师可以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条件下为幼儿播放一些有关于国家优秀武器介绍、国家的阅兵仪式等视频,可以在课间活动时,也可以在讲述类似故事时播放这些视频,让幼儿了解到国家的强大,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国家和祖国军队为了人民安全所做出的巨大努力。通过这些讲解培养幼儿的爱国热情,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四、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祖辈留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和智慧总结。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演变发展成熟起来的。幼儿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观念很容易被别人左右,对此,需要教导幼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保留心灵的一方净土,这便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共同努力,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发挥重要的正能量作用。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记忆传统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