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8 19:16赖春蕾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立德道德

赖春蕾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杨时小学 福建三明 353300)

小学语文是启迪小学生心灵的重要学科,它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交流,同时还为小学生传递着知识。小学语文中有很多非常值得教师深挖的有关道德品质的文学作品,是非常适合为学生传递立德树人观念的学科。“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的根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道德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建设,最终构建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将德育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方面,加强小学生的精神道德建设。将立德树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让小学生从小就能意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在网络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小学生的通过网络会获取很多信息,理想信念很容易被带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明确引导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样的理想信念是最有价值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很多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理想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小学生有正确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有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会涉及到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人无德不立,从孩子小时候促进其道德思想的建设,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任务。从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教育者本身去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能让学生从小形成热爱生命、尊敬师长、热爱生活、孝敬父母等优秀的道德品质。这样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时候,也将会是一个正直、善良、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

(三)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德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生从小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从文化知识中学生又能学到更多道德理念,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规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会逐渐加强。通过积累的文化知识,小学生会慢慢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道德素质,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对自己的人生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能够提升我国整体的道德素质水平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越来越注重人的道德素质水平。但是由于之前的教育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学科都没有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而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深入,立德树人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根基。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将来社会的主人,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也能促进将来我国整体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

二、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教师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每一个教师都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师更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每一个学生前行的脚步。教育工作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通过言传身教,将立德树人这一思想理念发挥出来。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量,在教学中将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传递给学生。比如,学习小学五年级下册《我爱你,汉字》时,通过学习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等多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趣味性。同时能从中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探索欲望。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可以根据汉字延伸出更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外知识,文字载体的更新迭代,以及我们现在在课本上看到的印刷字体,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从这些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珍爱自己的汉字语言,并愿意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这样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学生会更热爱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从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文化道德修养,并会以此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图强[2]。

(二)发挥语文课程优势,创设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文章,这也是语文课程的一大优势。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仔细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和意义,一般学生都能领悟到其中传递的重要思想。比如,学习五年级下册古诗《游子吟》的时候,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慈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与奉献,孩子应该回报母亲的良苦用心和艰辛付出。但现在小学生家庭条件大多比较好,很多学生体会不到诗中的场景。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把诗中的内容演绎出来。或者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找到和古诗相关的故事短片,让学生通过视频,更直观地感受其中的故事情节,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让学生更加投入感情。从这种学习中,学生能很快领悟到故事传递的寓意,能让学生更热爱、孝敬自己的父母。孝敬是一种感恩,也是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只有基本素质足够完善,综合素质才能跟着提高。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意义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道德教育的内容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用于如今的时代,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比如,《从军行》是一首表示作者战争沙场、捍卫国土、视死如归的古诗。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和平没有战争的时代,更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小学生从小就能体会到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现状,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爱国,这样课堂教学内容也会丰富起来[3]。

(四)大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

道德教育活动在语文教学中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是通过说教和感染,成果虽然有,但没有真实行动来的更直接。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以各种道德思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比如“做一天语文老师”“为妈妈做一天家务”“28天学习习惯养成计划”“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等,这些活动能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品质,并能对学生起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这也有利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始终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全部时机与入口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小学生素质教育是提升整体道德素质的基础,为了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再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有正确的道德意识,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立德道德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