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2020-01-08 19:16文林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组内图像交流

文林 妹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与人交流意识的加强,这样造成很多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法迅速适应社会生活。对此,我们应该“自省”,应该在“源头”遏制这种现象,让学生在进入校园就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人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帮助学生在校园里就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意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能力、性别等不同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选择一名组织能力较强、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做组长,然后通过组内学生的共同努力去完成接下来的数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还能让学生通过彼此交流沟通实现优势互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上建构新的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建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彼此加油,帮助增强学习自信心,这样的合作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能充分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个性的发展。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又被称为合作学习,重点就在“合作”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走进初中数学课堂,能够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改革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并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观点融入教学,这也强调了人际交往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是非常重要的[1]。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的类型基本上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学生通过合作互相帮助,体会不同的学习任务,并熟练运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去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交流中,彼此提问,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时,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经历30度、45度及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可以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意义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来自不同学生的学习观点,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因为这种意识会伴随学生一生,将来步入社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学生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校园里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帮助,交流自己的意见想法,吸收他人的学习观点,更好地学习的过程。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本课需要学生可以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且可以用图像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解决学习任务,组长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根据本组内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每一个组员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大家共同探索交流。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虽然不像传统教学中需要“手把手”去带学生,但依然要在小组合作中找到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发挥每位学生最大的热情共同解决难题。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中,让学生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找出其性质,这节课的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图像去判断,避免一些带有迷惑性的图像的干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去解决、相互勉励,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收获友谊,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关心他人,让学生真正融入集体。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还改变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原来的“竞争”转变为通过合作共同努力学习的“互助”关系,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跟其他小组去竞争,能让大家更加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的数学课堂增添乐趣,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知识,并踊跃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中。

猜你喜欢
组内图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有趣的图像诗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