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理论在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以“生态系统”单元教学为例

2020-01-08 19:16何红艳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逆向生物

何红艳

(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八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逆向设计是美国课程与教育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一种以学生理解为前提的教学设计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的过程[2]。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知道什么、能够知道什么、希望了解什么确定好教学目标;然后再确定合适的评价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最后,根据既定的目标,我们要确定学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理解教学目标中的内容,来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一、逆向设计思路下教学设计的三步曲

(一)确定预期结果

进行教学设计第一阶段必须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需要理解什么,并且在课堂当中能够做什么。

结合课程标准,同时也结合以往的教学,笔者认为学生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曾经对动植物和微生物有过一定的了解,对生物的捕食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生态系统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2.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解释生物富集的现象,分析一些著名生态平衡打破的事例;4.描述生物圈中碳循环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让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而理解人也是生物圈的重要一员。

(二)确定评估标准

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以后,结合教学目标,我们要对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设置评判标准。教师可以利用以下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1.能否列举说出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组成,并描述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2.能否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影响。3.能否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能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4.能否正确书写食物链,并要求学生能以小组的形式画出一个食物链的图谱,并在其中标明每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图谱中标明一种物质通过食物链是怎样进行传递和聚集的。5.能否利用老师提供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模型。6.设计一条关于保护环境的广告语。学生完成这些要求的同时,我们从中可以判断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及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1]。

(三)创设学习体验活动

丰富的学习体验,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悟和内化知识。1.首先,上课伊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主张通过播放《美丽的大森林》视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直观感受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并引发进一步思考。2.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以常见的生活中的例子为例,利用多媒体进行游戏,在大屏幕上选出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不是。3.让学生分小组探究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指的是什么,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并进行小组内角色扮演,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给出生物图片,学生先用简单的三种生物(草、兔、鹰)构建起一个由生产者到消费者最终到最高级消费者食物网结构。然后,在每一个层级都进行扩充。当扩充的生物种类足够多以后,让学生再仔细地观察每一种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以捕食关系做好连线和对照,这样让学生理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交错复杂的,体验复杂的食物网,最终以小组为单位画出一个生物链的图谱。5.给出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体内检测出DDT的资料,让学生用葵花籽代表不会被生物化的物质,最终经过一些同学的传递,所有的葵花籽到一个同学的手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理解生物富集的现象。6.制作一个简易的生态系统模型。7.以一杯水通过四次浇花来体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逐渐递减。

二、实践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事物,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要传授的知识。在如今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一种广泛被认可的观念。通过逆向设计思路设计整体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朝着深度学习的方向迈进;同时,逆向设计中的反馈评价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情,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指导,让整体教学过程变得更具逻辑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逆向设计的思路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来说,具有更强的目标导向,更适合初中生物的教学特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逆向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逆向而行
逆向思维天地宽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