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社团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01-08 19:16高月春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吐气气息歌唱

文高月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目前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有重要意义,合唱社团的开展也为音乐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所以,在小学合唱社团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开展合唱教学的策略,找到有效的落实合唱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挥合唱社团的价值。本文对小学合唱社团有效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可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有所启发[1]。

一、注重小学音乐合唱中的气息训练

近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合唱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在合唱中,歌唱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小学目前都有自己的合唱团,而合唱侧重整体性,不正确的发音方式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音乐演唱效果。所以,在合唱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气息训练。在进行气息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站姿首先有一定的要求,唱歌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挺胸抬头,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对于手部动作也有一定的要求,两手能够做到自然下垂,不要出现随意摆动或双手叉腰这样不自然的方式。总之,要让自己在演唱的时候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也可以给到别人一种大方的感觉。其次就是坐姿,一般坐的时候不能坐满一整张椅子,要坐其中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身体的方向和站姿基本一致。

对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坚持。在合唱教学中,气息的训练就是要锻炼学生的呼气和吐气。在指导学生吸气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把空气更多的吸收到自己的腹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演唱变得苍劲有力。学会了吸气就要训练学生的吐气,这是学生控制气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训练中要注意学生的口型和吐气方式是否正确。在口型方面,需要让自己的嘴巴呈现比较圆的状态,另外,在没有音乐的时候要保证拉长吐气的时间[2]。

二、合唱社团中有效解决高音的方法和策略

合唱涉及多个声部,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和谐动听的合唱能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而在合唱训练中,高声部练习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高声部的歌唱训练,教师可以采用高位置的歌唱训练方法。在进行高音区的演唱时,要让学生正确呼吸,运用弱小的轻声进行演唱,然后从高音区下行练习音节,然后可以让学生借助真假声结合的混声歌唱进行混声发声练习。在这个训练中能让学生认识到歌唱中无论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都应该坚持头声训练。在寻找高位置声音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体会自己的气息和声音的位置,然后要能够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要有比较振奋的精神,另外,也可以借助扬眉或者是打哈欠的口腔动作来进行声音训练。在进行歌唱训练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歌曲中的歌词以高位置的状态先完成朗读。合唱教学中解决高音的方式是多样的,当然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3]。

三、注重以情带声,做到有情感的演唱

在音乐演唱中,为了真正地感染到别人,让自己的声音能够打动别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到有情感的演唱。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发音的一些技巧。学生在游戏中能够玩出不同的花样,能够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另外,也要注重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去朗读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体会歌词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后也会和作者产生共鸣,在后面的演唱中表现出满满的情感。比如,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就应该先让学生体会歌词中蕴含的一种快乐的氛围,然后再指导学生完成合唱表演,这样学生通过合唱能够创造出一个欢乐和谐的氛围,也能让聆听者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才做到了以情带声,用心歌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唱社团中有效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探索和发现,教师还需要找到新颖的教学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受到音乐情感的感染,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中爱上合唱,也能在正确的合唱技巧指导下获得合唱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演唱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吐气气息歌唱
林小丫 助力果农“杨梅”吐气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自然的气息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春的气息”
歌唱十月
春的气息
没事多练壮腰功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