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探究

2020-01-08 19:16黎健锋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四边形小兔子平行四边形

黎健锋

(广州市白云区罗岗村小学 广东广州 510080)

小学阶段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导入环节贯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设置课堂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推进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行为与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根源,有效数学问题的提出,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进行探索。并且,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就有探本溯源的心理特征,当数学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自身的数学认知冲突,并有效启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他们就会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探索中,一直到探究到问题的结果为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采用设置课堂疑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时,为了为学生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边形的概念,谁还记得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对,通过对四边形的准确认识,同学们一起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较为特殊的四边形呢?”“铅笔盒是四边形,魔方的其中一面也是四边形,相框也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出可变相框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将其设置成平行四边形后,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此时,学生便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作答。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学完之后,大家就可以对这个问题茅塞顿开了。”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悬念性的数学课堂疑问,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对数学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讲述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天生有喜爱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为他们穿插有趣、生动的故事,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思考与反思,进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因此,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趣味性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1],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一则小故事:森林里住着两只小兔子,一天,这两只小兔子相伴去找食物,他们找到了四根胡萝卜(黑板的左上角贴出两只小兔子和四根胡萝卜)。其中一只小兔子说:我要分三根胡萝卜。另一只兔子说道:不行,我们应该分的同样多。教师这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分呢?”此时,学生就会回答道:“平均分。”教师接下来就可以继续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填空,提醒学生在听教师讲述新课程内容的同时,继续听完这则数学故事。这样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讲解趣味性故事,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发展创新意识

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与喜欢动脑思考,相对于要求小学生被动、死板地倾听数学教师用乏味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口头讲述[2],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因此,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通过手、耳、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更易于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克和千克”时,教师可以拿出称量物体的秤,让学生拿出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亲自上秤,了解不同物品的计量单位,比如,铅笔盒就是以克为单位的,而在生活中喝的一桶饮用水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这样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称量物体,就能迅速进入探究数学问题的学习状态,进而掌握生活中基本常用物品是以克还是千克为单位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课堂导入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丰富其数学学习生活。

猜你喜欢
四边形小兔子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四边形逆袭记
小兔子的1天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