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初探

2020-01-09 10:01陈如新
课外语文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群文乡愁

陈如新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福建 三明 365000)

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和写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组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真正实现“读中写、写中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激活初中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丰富和完善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初中生读写能力全面发展。

一、读写结合概述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原则之一。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的手段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让学生从中吸取思想内涵和写作经验。写作教学则是通过写作的方式,提升学生表现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阅读是吸取知识,写作是输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运用读写结合策略,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综合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读写结合这一原则。针对阅读教学而言,为培养与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以及阅读能力,并且吸收大量思想以及写作营养,需要有效应用阅读范文这一方式。而就写作教学而言,往往进行作文练习,以此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有效传达思想情感。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前者是吸收,后者是表达。当开展读写教学时,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发挥两者的促进作用,进而培养与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以读带写,丰富写作资源

在初中阶段,之所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有效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使其思想情感更加深厚,增强其鉴赏能力。当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积极制定良好阅读方式,确保其有效性以及持久性,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加强群文阅读,提高阅读的整体性,积极转变阅读方式,主动记录阅读感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阅读的持久性,应用合适、有效的阅读方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从而掌握知识,切实体验生活,积累更多阅读经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写作教学方面,阅读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进行实际教学时,在写作之前,学生必须牢固掌握阅读方法。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实际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其通过阅读发现并获取写作资源。

(二)以写促读,强化阅读独特体验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困惑的往往是教师布置以及考试中的“命题作文”,他们对日常写的随笔与日志等有更大兴趣。就写作而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学生个体存在诸多差异,比如思考能力、阅读深度等,针对同一阅读文本,学生个体在写作素材阅读以及理解鉴赏方面会获得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与体验。根据写作实际情况来看,即为利用文字进行记录,并且真实传达自身对内心世界以及外部世界的感受、观察、思考以及体悟。

在处理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文本的阅读价值,还需要深入探索它在写作方面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为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应该将阅读广度作为一项重要素材。当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通常不能密切关注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囿于写作形式,在写作教学中,有待提高对素材选取以及立意等的重视程度。所以,通过反复练习,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其明确自己的阅读问题。通常而言,如果学生经常阅读,而且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往往可以在实际写作时极为顺畅,但是部分学生虽然阅读量较大,而他们的写作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学生个体在感受与体悟语言文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练笔次数相对较少。

比如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广度,强化学生阅读体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群文阅读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通过群文阅读实现读写结合。以九年级《乡愁》一课为例,教师结合课本内容,以“不老的乡愁”为主题组织群文阅读,以一篇带多篇,组织学生阅读、欣赏席慕蓉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以及一些古代诗词中有关乡愁的诗篇。在群文阅读中强化学生对乡愁的体验,让学生感受“何谓乡愁”,如何去表现乡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之后,在群文阅读基础上,让学生以“乡愁”为题展开写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自己对乡愁的理解,独立完成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学生阅读方法,也提高了学生写作技能,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

(三)读写结合,促进读写能力提升

针对语文学科性质问题,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曾明确指出:“中学里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读写教学并非独立存在的,应将两者集为一体,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如何写作,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如何应用。如果可以灵活应用所学到的内容,便可发挥语文教学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有机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可以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对策,并形成统一模式。语文教师切忌应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且在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时,不得全面否定。

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清楚了解与掌握其重点。在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控教学重点,也就是“一课一得”。根据阅读文本来看,其具有完整性,包含有大量写作知识点,在教学中可以详细讲解,如此必定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知识有形式化以及碎片化特征,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他们思维混乱,无法明确文本重点。所以,在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需要以阅读文本为依据,并与学生实际阅读情况有机结合,从而明确教学重点。

比如在“枣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情况来看,其重点为“以小见大”,此为一项写作特征,在阅读期间,学生归于文本,在详细阅读之后能够了解到,之所以种枣树,主要原因是慰藉作者之乡愁。若是至此完成阅读鉴赏,必定导致解读深度较浅,那么便可明白学生写作情感过于浅薄的原因。当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可能将主题视为思乡,但是并未理解到这是一种家国情怀。当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教师有效掌控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相应帮助,能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深度,探索到其中的文化内容。学生由阅读到写作,可以模仿为起点,了解与掌握写作方法等,与相关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其清楚了解自己的写作难点,从而加强训练。由写作到阅读,学生在写作期间可以自主发现是否深刻理解文本以及是否可以准确传达自己的感悟。在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准确把控其关键点,并进行深入探究,能够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策略,突破阅读、写作两项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写作中阅读,将两者相互结合,一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策略,提高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丰富学生词语积累以及写作技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群文乡愁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群文活动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