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公共体育课网络教学问题研究

2020-01-09 11:35余润成
科教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功能教学模式

余润成

(无锡太湖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全新体验,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再单一的在学校里进行学习,而是通过网络、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接受到老师的指导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教育资源共享,并且学生还能多次重复学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和老师的效率。网络教学还由于特有的独到性,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是以老师和课堂为中心,而且促进了教学信息的更新与补充、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大大扩充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因此,我们发现各大中小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进了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在高校老师中使用更为频繁。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这一趋势,江苏部分高校在体育网络教学上卓有成效,但是与其它学科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体育教师对于网络的掌握运用远不如其它专业课老师,就是在同部门中老师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这就给体育网络教学带来了阻碍。同时,由于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也导致了体育课网络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为江苏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以体育网络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获得硕博士以及期刊论文31 篇,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总结,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参与实践法。笔者系高校一线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总结现阶段体育网络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与同事进行交流讨论,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3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现有网络资源与当下教学实际不完全相符合

在体育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日常体育课网络资源化。高校课程资源化我国推行已久,例如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我国的外语、理工科、文科等高校网络慕课资源比较丰富,而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却非常匮乏,在中国慕课APP 中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比较老套,学生可以学习选择的面也比较狭窄,另外与公共体育课程有关的内容也不相匹配,所以想要让网络体育教学实现与线下体育教学相同的效果,就必须考虑进一步开发体育教学资源。

3.2 平台功能与体育实践教学结合度不高

笔者实际体验使用了中国慕课、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APP,这些平台功能非常强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这些平台IDE 功能并不适合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教学更多的是以展示、实践为主,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互动为主,平台在互动功能上的开发远远达不到体育网络教学课程所需要的。另外在课后作业提交和监督上,虽然体育是以自身锻炼为主的课程,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是为了自身身体健康的想法,但是在实际课后作业的提交上却不尽如人意,且现有平台设有对体育课后作业的提交做相关优化,例如无法提交时长较长的锻炼视频等。

3.3 项目动作指导上存在难处

体育网络授课在动作指导上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实现“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而体育网络教学更多的是以老师讲解和展示为主。公共体育必修课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动作的理解能力没有体育专业的学生强,对体育动作的专业术语不够了解,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动作指导上存在难处。

3.4 体育网络授课效果无法有效监督与考核

体育网络授课还存在一个难题,就是监督问题。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同,学生在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自由度,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监督管理,那么学生很可能会投机取巧,不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目前很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都是流于表面与形式,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网络体育教学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没有得到提升。

4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解决对策

4.1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并开发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网络课程

江苏省高校目前使用较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QQ 等。笔者对几个平台上关于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进行了调查,部分网络课程全面但不够深入,部分网络课程对单项运动讲解非常细致但不够全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仔细揣摩,立足于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进行课程资源整合,而非插入一个链接或者直接复制过来使用。二级教学部门应该组织师资进行疫情期间短期课程(三周)的开发,这类短期课程可以是某项运动中一个关键的技术,也可以是与疫情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让短周期的网络教学目的性更明确,更能够贴合国家防疫部署的要求。

4.2 开发适合于体育网络教学的平台功能

江苏是我国信息技术最发达、网络覆盖面最广的省份之一,很早就开始“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研究。这些平台针对理论课程教学的开发已经相当完善,但对于适用于体育教学的功能开发几乎是空白的。举个例子,如若学生需要上传自己某武术套路的考核视频,则需要配备视频上传功能,绝大部分平台未对学生开放视频上传功能。笔者注意到有一款名为“Keep”的软件其中部分功能可以参考,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使用练习,获得反馈较好,在高校体育网络教学中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协作学生锻炼,弥补当下平台功能的不足。

4.3 利用VR 技术实现体育动作的深入指导

大学公共体育课理论课程较少,基础性的动作练习较多,教学对象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动作掌握较慢,理解比较浅薄,更加需要面对面的指导,网络课程很明显达不到这样的程度,这也是体育网络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可以尝试开发VR 教学课程,工信部对VR 应用于教育领域在2018年出台过指导意见:鼓励利用VR 技术发展虚拟备课、虚拟授课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推动教、学模式转型。就体育网络教学而言,VR 技术可以对显示场景进行720 度无死角的观看,比传统网络教学中单一的平面教学更为真实,且现阶段播放VR 视频的门槛并不高,是一种能够实际应用推广的方式。

4.4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

通过上传居家练习视频等方式进行考核,这是监督方式的一种,体育理论考核可以通过问题设置来进行考核,还可以建立题库进行限时答题,杜绝学生利用搜索软件敷衍了事。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功能教学模式
也谈诗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