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1-09 11:53鲁玉芹
课外语文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生事物课外阅读

鲁玉芹

(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山东 日照 276800)

引言

写作能力是评价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任务。然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困境,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作文中常见的弊病

(一)事物观察不精

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持续整个高中阶段。在接触写作初期,主要以模仿现有文章或语句为主。随着学生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将逐步学会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结合语文词汇与语句形成规律形成自己的文字语言。但是,在初中语文作文中,学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细致描写,行文时泛泛而谈,究其原因,是对身边事物观察不到位。

(二)语言缺乏生动

行文空洞、语言干瘪是初中生作文弊病的突出表现,在进行景物描写或人物描写中,往往抓不住特点,语言也缺乏修饰和润色。例如在描写猫的习作中,学生这样写道:“小猫长得很小,大大的眼睛,身上带着橘色花纹,很可爱。”从语言的运用角度来看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从语言表达质量上来看,显然描写不到位,缺少生动形象的感觉。

(三)遣词造句格式化

初中语文写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语句格式化现象,例如在描写老人时,往往是花白的头发,满脸密密麻麻的皱纹;描写孩子时,常常是红扑扑的脸蛋,像个大苹果。在语言表达上缺乏想象力,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同质现象。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学生深入生活机会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初中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做出了具体规划。初中生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习上,而学习之余,学生活动也大多局限于有限的范围,学生缺少体验生活的机会,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很难做到细致入微。在写作中,学生常常要依赖对例文的模仿,进而造成初中生写作缺乏特点,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小

随着近年来科技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也影响到了初中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完成了当天学业后,大部分时间通过电视或网络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课外阅读量相对减少。初中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作文知识有限,语言词汇和描写方法主要来源于课外阅读中的大量积累,阅读量的减少对学生作文学习带来较大影响。

(三)初中生写作欲望较低

初中阶段学习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语言文字从小就开始接触,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就可以了,并未将语文作文上升到知识体系层面上来;而且作文水平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相比之下,数、理、化等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产生忽视。另外,初中阶段竞赛活动大多围绕数、理、化等科目展开,作文竞赛活动相对较少,缺少有效激励,进而造成学生缺乏写作欲望。

(四)缺乏写作思维训练

作文不仅仅是语言、词汇的堆砌,也是创作思维和作者情感的体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文字和语句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段落安排等,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写作思维的引导和训练,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即便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形成了语句和词汇的积累,也很难形成生动的文章。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困境的解决对策

(一)组织学生深入生活

好的文章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生只有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形成自己独有的情感才能够在作文中得到体现。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并且将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对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变化的记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文章富有灵魂。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很多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重视对事物的外在表现进行记录,却忽视了自己心态的变化。在不同情感和不同心境下观察事物的角度往往不同。心情愉悦时听到的风声雨声也带有韵律;情绪烦躁时,听到的音乐往往也显得格外嘈杂。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带着情感观察身边的每个事物,对触动自身情感变化的具体细节进行记录,这个细节就是文字语言的闪光点。

(三)加强作文知识归类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文章,这样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对优美语句和描写进行节选摘抄,养成记录阅读笔记的习惯。

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整理归类。课外阅读中,不同作者对生活片段的感受不同,观察的角度存在差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收集,理解并加以记录,积累素材的同时开阔视野,丰富学生情感和生活体验。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名言警句加以积累,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表述,这些是经过社会长期发展被大众认可的思想和观念,在文章中引用出来,不仅能够为文章增色,还能在表达情感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引导学生对生动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方法加以积累。在很多课外阅读中,有作者描写和修辞运用的闪光点,这些写作方法能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血有肉。学生通过积累和反复推敲,形成知识内化,能够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教学中作文评价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作文评价环节。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作文结构、内容、情感等,要找出学生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在观察事物和体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发现学生文章中的优点,结合学生作文知识的运用给予肯定和赞扬。初中语文作文评价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要让学生建立起写作自信心,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能看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升,在体验进步的快感中培养自身的写作欲望。

四、结语

培养初中生语文写作水平不仅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知识基本功,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热情,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从而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初中生事物课外阅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奇妙事物用心看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