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绿色生活”主题为例

2020-01-09 15:16胡志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英语同学

■胡志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2)

“课程思政”源自2014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其基本涵义是: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坚定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大思政”重要思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意味着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2-3]。

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4]。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讲授西方语言文化的公共基础学科,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更应发挥其思想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守好“责任田”。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外教社)第二册第一单元LivingGreen主题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教材是2017年第一版,引用原版权威报语料,讨论“追逐梦想”“独立自主”“领导力”“真爱传奇”“绿色生活”“海外留学”“中国制造”“过度消费”“文化差异”“数码时代”等热门主题。同一主题既介绍西方人物与社会现象,也讲述中国典型人物和事例,能较好提升学生用英文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能力,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平衡性”和“双向对等性”,同时有效地践行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功能。

一、教学目标强调“思政”元素的迁移融入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院19级发电厂专业的“专本直升班”,共41名同学。“绿色生活”这一主题与其专业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

习主席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5]。本单元以“绿色生活”为主题,探讨中外节能环保的生态举措,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谐”“文明”“小康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百年大计”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激发青年学生们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教学目标

语言学习目标:①从词汇和语篇的角度理解文章;②扩展有关绿色生活的词汇和表达式;③谈论现代生活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④辩论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利弊;⑤熟悉主题句开头的段落写作。

课程思政目标:①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及途径;②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③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增强对国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自信,立志学好专业,从我做起,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5]。

二、教学步骤体现“主题”探究的循序渐进

(一)视听

课前在学习通课程平台发布视频学习作业Top 10 eco-friendlycities in the world(无字幕版)。要求同学们课前观看视频,列出世界前五生态环保城市(即: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库里蒂巴、新加坡城、旧金山)的生态举措。

(二)导入

(1)对课前同学们完成的视频学习作业进行点评,列出正确答案,带领大家再次观看(英文字幕版),帮助同学们理解提高。讨论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环保建议。将课堂带入到“绿色生活”的情境之中。

(2)通过图片描述及问答,熟悉环保词汇。如:节能减排energy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减少能耗reduce energyconsumption;回收利用reuse instead ofdiscarding;节能灯泡energy efficient light bulbs;临睡前关掉开关switch off before going to sleep;一次性购物袋throw-away shopping bags;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solar power;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地铁choosetowalk,rideabike,or takeabus/subway,...等。

(3)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导入课文:1.What are some of the simple things people can do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2.Many consumer goods can be reused instead of being discarded.List some of them.3.What does it mean to live green?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going green in your own life?

(三)阅读1

本单元以Living Green“绿色生活”为主题,阅读1通过讲述艾莉森·佐谢尔一家人离开生活了近十年的“不夜城”拉斯维加斯,搬到偏远尤卡小镇体验“自给自足”的“慢”生活的故事,介绍简单的生活对人与自然的改变。

佐谢尔一家人居住在一幢占地40英亩的房产里,不接电网,没有一切公用服务设施——电、水、下水道。电由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水得靠人力拉进来,储存在房里的两个贮水箱里。但是那里能够满足女儿想要养动物、丈夫想要一块地产、儿子想要驾驶一辆越野轻型摩托车以及作者想要一家人更加“自给自足”的愿望。因此,经过考虑,他们还是出价购买,并在感恩节那天搬了进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家人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发现最大收获是孩子们懂得了节约的重要性,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次课采用主题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自主学习的模式,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反思等步骤进行。学习中,同学们带着极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归纳了佐谢尔一家人战胜困难成功实现自给自足“绿色生活”的9大措施,也领悟到“绿色”“和谐”“创新”“挑战自我”“坚忍不拔”“同心协力”的深刻含义。

(四)阅读2

阅读2介绍的是中国的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应用。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这种保护资源、减少污染、价格低廉的环保设施,几乎走进了中国10%的家庭,大大改善人民生活的环境与质量。相比之下,这种装置在美国动辄数千美元,加上房屋过大、缺少屋顶储水箱等原因,无法走进普通居民的家中。读到这里,同学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熟悉的美丽乡村的画面,再次提升幸福感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五)翻译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环保主题词汇有极大的扩充,已能够基本表达环境问题和提出环保措施。在完成课本句子翻译练习之后,教师还选用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英文版里有关“建设生态文明”句子带领大家欣赏和操练。如: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节能减排energy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无纸化办公a paperless worker environment

垃圾分类garbage sorting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

……

(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Man and nature form a community of life;we,as human beings,must respect nature,follow its ways,and protect it.Only by observing the laws of nature can mankind avoid costlyblunders in its exploitation.Anyharm we inflict on nature will eventually return to haunt us.This is a reality we have toface.

……

通过学习,同学们被带入到中国乃至世界的焦点,对中国的“两个一百年”计划的实施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主人翁意识。

(六)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It is possible tolive green,sustainable life”。同学们在经过6次课的学习以及上学期“The Water Problem”单元的学习,已经能够从国家政策、技术革新、习惯养成等三方面论述节能减排、回收利用等环保举措,累计近30余常见表达式,均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在文中,他们表达出对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由衷期盼和强烈的责任感,如:

(1)To sum up,do not waste energy.Those items to be discarded can be donated or reused.Turn waste intotreasure.Let's live green!

(2)To sum up,all these cannot be done by one or two persons;instead,it needs everyone's efforts.

(3)All in all,it weighs greatly for all ofus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

……

(七)口语

口语操练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同学们将分组进行题为“Living in a major city”VS“Living in countryside”的辩论赛。

三、教学反思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的大学生均是未来二三十年里实现第二个百年计划、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公共课教师也应本着“产出导向”原则,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本单元正是围绕“绿色生活”主题,在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中,自然融入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等思政元素。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1)“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能够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契合度[6]。(2)“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应由“重应试的”语言教学转变为“重交流的”能力培养;将“重西方文化输入”的“单向”交流,转变为“重中西方文化互通的”“双向”交流。(3)“大学英语”教师应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学高为范,身正为师”。(4)为了达到“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目的,“大学英语”教师们必须选用有融入中国文化内容的教材。此外,还要实时关注国际动态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提高对思政元素的敏感度,及时搜集授课素材,丰富授课内容,提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关注度,在语言教学中,融入热点思考,进而激发同学们学好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实现“技能培养”与“思想引领”的双赢。(5)“大学英语”教学的阵地不仅在课堂或课程平台,还应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公众号、网络直播、社团活动等渠道,用英文向同学们传授中国优秀文化、讲述中国经典故事。

“大学英语”课程应发挥历时长、阵地广、内容活、受众广等优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之中。在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中,增强同学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其成为懂专业、通外语、有国际视野、有家国情怀、有共产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政英语同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