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

2020-01-10 01:22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吴雄录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单亲家庭心理健康

■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 吴雄录

在教师面对的教育群体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学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社会思想的多元变化,当前单亲家庭现象呈现出一种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由此致使单亲家庭学生在学校中的比例相应地逐步升高。这些学生中为数不少的还是比较优秀的,同时也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破碎,导致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最终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那么怎样有效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毫无疑问成为一线教师不得不直面的一个棘手问题。我将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征、形成原因、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就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进行浅析。

一、单亲家庭学生呈现的心理问题特征

(一)自卑敏感

在学生眼里一直视父母为骄傲,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学生必然就缺少了这份优越感,又因为单亲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一定变化,父母之间的长期冷战和吵架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子女的自卑心理。加上心灵受过创伤,这些学生较之其他学生更加敏感、脆弱,像刺猬一样防御心理也更强,很可能一件在他人眼里不值一提的事或者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刺激他们、使他们受到伤害。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滋生自卑又敏感的心理特征。

(二)抑郁自闭

因为家庭破裂,对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就像是“天降横祸”,加上没有应对的心理准备,所以学生受到的打击实际上比父母要大。学生会比较,他们会拿自己和其他健全家庭的学生比较,内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学生,慢慢地就会变得胆小,没有自信,甚至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更不想和他人相处。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单亲家庭的学生慢慢地会变得抑郁、自闭。

(三)嫉妒憎恨

由于家庭的破裂,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得到的享受,毫无疑问会低于父母健全家庭的学生,但是这些不足恰恰又是所有学生内心极度想得到的。成长在健全家庭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单亲家庭学生想得而得不到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会因此心理扭曲,由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嫉妒。这些学生不愿听其他同学谈及自己温暖的家庭、和蔼的父母,强烈又扭曲的嫉妒让这些学生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憎恨和厌恶心理。

二、导致单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剖析

造成单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众多,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

(一)社会舆论对离婚现象存在的偏见是诱因

社会公众舆论大多觉得单亲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和隐患,因此大众普遍心理不支持离婚,甚至对单亲家庭存在一定的偏见,更为严重的是还有歧视单亲家庭的学生的现象。

(二)单亲家庭学生个人的认知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他们对个人和社会的认识不深、不清楚、不全面,更严重的是认识中的自己是扭曲变形的自己,但是自己却不自知,也可能压根就不想去正确认识自己。再加上个人调节能力有限,一旦生活中出现很突然的家庭变故,因为一时无法正确认识和接受这种变化,这些学生会迅速陷入茫然、焦虑、暴躁的不良情绪中,严重的甚至还会对生命产生绝望。

三、做好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详细的家庭情况档案

要想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自学生入校教师就应该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细致跟踪,同时必须有翔实的记载。一方面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关心生活、矫正行为;另一方面要和家长沟通交流,便于适时掌握这些学生的居家表现。教师力争在和家长的联系中架起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的桥梁,最终能够互相了解、互相信赖。

(二)融洽关系,感受温暖,弥补亲情

因为父母之爱的严重缺失,这些学生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流,教师要从细微处关心这些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学生的优点,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因为这些学生很缺乏自信心,教师要借此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且经常鼓励他们踊跃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果在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既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又锻炼了这些学生的组织能力,一举多得。针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教师可以有意鼓励他们为班级和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但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逐渐地他们就会变得乐意亲近同学。融洽的同学关系对改善单亲家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引导单亲家庭学生正确接受并面对现实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为环境的特殊性,加上性格的敏感性,他们害怕教师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有时还会有意隐瞒个人家庭情况,他们更害怕同学知道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这类学生的自尊心。起始阶段在班内先暂时回避他们的家庭问题,在不断的了解和接触中逐步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这一社会现象,告诉他们:单亲家庭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父母之间的事情谁也无法左右,应该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很多时候也许教师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温暖爱抚的动作,一次发自内心的表扬,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所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举动都会让他们缺爱的内心激动不已。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给作为教师的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并且能够用真心去和这些学生交流,用爱心感化他们敏感自闭的心灵,力争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单亲家庭学生足够的温暖和帮助,那么我坚信,单亲家庭会和双亲家庭一样温暖,他们同样可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单亲家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