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机遇,奋力推进教育公平走向教育充足

2020-01-10 01:22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机遇公平

■本刊编辑部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教育新矛盾、新趋势提出的重要战略。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力推动了教育公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接受教育、全面探索个人成长空间的机会。随着中小学生培养要求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已从教育公平向更高质量的教育充足全面升级。充分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奋力推进教育公平走向教育充足,将实现:

一是充分利用了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新常态。通过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遇,推进教育资源优质、高效供给,使所有学生都能均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充足,充分适应了教育体制变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时代要求,为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从教育公平向教育充足的全面升级。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立足教育实际,遵循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充分挖掘教育充足的内涵要求,找到了适合基础教育发展创新的时代新举措,重塑了基础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公平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教育充足则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把握了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学生个性成长、全面成才奠定基础。推进教育充足是丰富学生培养素材,也是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和多元化兴趣角度出发的重要举措。在广大乡村,学生的艺术、体育和信息化等个人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引导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向乡村流动,为学生探寻个人成长空间搭建了良好平台。

在充分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创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妥善解决了目前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城乡资源配置不均匀和教育资源供给主体单一等多元问题,形成了立体多元、丰富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充实了优质教育资源发展力量,破解了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为此,在充分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机遇,推进教育公平向教育充足发展时,要坚持做到:

一要充分利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遇,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力度,充分重视农村教育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设置专项荣誉制度,解决乡村优质教师“留不住”的现实问题,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要开展常态化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利用政策制度、福利补贴和荣誉奖励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推动优质师资力量向广大乡村流动。要注重完善乡村教师人才培养制度,通过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制度,持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二要优化城乡教育管理机制,明确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形成高效决策、协同发展和多元评价的全新教育体系,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高效流动。要积极改变家庭教育思维,重点改善农村家庭对学生培养的思维认识,通过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凝聚农村教育发展“最强合力”,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调动城市学校的主动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构建常态化的城乡学校交流体系,积极向乡村学校“输入”资金、技术和教学理念等优质资源,助力农村教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优质师资力量配置不均匀的问题。

三要塑造全新教育观念。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全面应用教学智能技术,为教育发展升级奠定基础。要充分融入基础教育的全新时代要求,积极调整、转变学生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个人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个人学习、成长的新空间。通过优化学生学习资源,改善学生培养质量,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机遇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RCEP与房地产机遇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公平比较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