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语文审题策略

2020-01-10 06:23王晓军
考试与招生 2020年5期
关键词:侧重点模拟题聚餐

>>>陈 琛 王晓军

审题能力是考生应对高考语文所有题型都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区分度逐步增大,主观题难度逐渐增强,许多考生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错答或漏答。笔者梳理了2017—2019年的模拟题及高考真题,结合《考试说明》,发现考生的审题问题主要在于不能有效确定题目关键词,忽视句中、句间的关系以及题目的补充信息。本文旨在深度挖掘模拟题及高考题的题目特点,分析考生的审题缺陷,探讨提升策略,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确定题目关键词

1.关注问题的主干,确定关键词

当题目的问题是一个没有逻辑关系词的单句时,考生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题目的关键词,再围绕关键词进行筛选、梳理、整合、分析。

如模拟题:古人说“书犹药也”,它们或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或能强健体魄、滋补身心……请结合一部名著,谈一谈它的“药效”。要求:符合名著内容,条理清晰,150字左右。(10分)

考生典型答案:《红岩》这部以真实事迹改编的小说,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带入那黎明前的黑暗,感悟英雄们的铿锵血性。忍受十指的锥心之痛却依然坚守机密,不向敌人低头的江姐;用双手为狱中党友们挖出了通向光明通道的许云峰……那用鲜血染红的岩石,是无数共产党员为新中国成立奉献的赤子热血。这份爱国之心,这片赤子忠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精神。时刻谨记,少年强则国强。(5分)

参考满分示例:《老人与海》拥有强大的药效,足以治愈当下众多“佛系青年”的通病。桑地亚哥年迈之际却毅然出海是因为他的冒险精神,佛系青年观之,当首先习得冒险精神;桑地亚哥负隅与大鱼抗争,尽显其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佛系青年观之,当习得坚毅、坚持的品质;老人返航时,只留下大鱼的头尾与硕大的白骨,看似失败,但他却仍渴望着下一次出海,佛系青年观之,当清除失落、丧气与绝望。勇于冒险,锤炼品质,清除消极,《老人与海》实为良药。(10分)

题目的关键词是主干成分—“药效”,根据题目的提示语,可以发现“药效”是名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治疗效果,或“强健体魄、滋补身心”的滋补效果。深入挖掘关键词“药效”的隐含信息,可以发现题目要求回答的不仅是要有怎样的“药效”,还需要写出“药效”对应的名著中的内容,以及针对的社会实际问题。第一份答案侧重回答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读《红岩》的感受,虽然“赤子热血”“赤子忠心”涉及《红岩》“滋补身心”的作用,但并不是答案的主体,出现了偏离。参考满分示例则抓住了题目的关键词—“药效”,从《老人与海》的中桑地亚哥的冒险精神、坚毅坚强的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入手,治疗当代“佛系青年”的“畏难”“失落、丧气、绝望”等问题。

考生只有通过关注问题的主干、确定题目的关键词,才能进行有效审题。

2.关注问题的修饰成分,确定关键词

关键词不只存在于题目的主干,修饰成分也十分关键。审题时,还需关注题目中起到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如定语和状语。尤其当问题中有代词时,还须关注代词的指代对象。

如模拟题: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问题主干是“谈谈体会”,修饰成分是状语“结合你的经历”和定语“你对这类‘阅读’”。状语“结合你的经历”暗示学生要从自身经历举例子;定语“这类‘阅读’”中存在代词“这类”,需要考生在题干中找到代词的指代对象,结合前句明确“这类‘阅读’”指的是“生活中非书本的‘阅读’”。综上,该题需要考生从自己经历的生活而非书本的阅读来谈体会。因此,关注问题的修饰成分和指代关系,从而确定关键词,是我们审题的关键。

二、关注句中关系

当题目是复句,出现多个关键词时,考生要根据句中表示逻辑关系的介词等词语,来确定答题的侧重点。

如模拟题:临近春节,聚餐、出行、购物等活动逐渐增多,××区为此发出了“行动助力绿色生活”的号召,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倡导大家“绿色生活,绿色度假”。要求:理由充分,语言得体,有号召力,150字左右。(10分)

考生典型答案:临近春节,聚餐、出行、购物等活动逐渐增多,针对这些现象,我向全体居民发出倡议—“绿色生活,绿色度假”。首先适度消费,做理性消费者,无论是聚餐还是购物,我们都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理性消费,不浪费。其次,绿色出行,做蓝天的捍卫者,采取绿色环保的公共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最后,绿色生活,做绿色家园的建设者,减少垃圾袋的使用,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望广大居民共同遵守,共同建设美好生活。(6分)

参考高分答案:

春节聚餐、外出等活动增多,物质消耗随之增长。请您注意,您使用的每一双一次性筷子,背后都有被砍倒的树木在悲吟;外出时,您乘坐的私家车排放的尾气将空气变成PM2.5欢聚的天堂;购物时,您买的每一个塑料袋都将成为“白色”污染罪魁祸首中的一员。请放下一次性筷子,拥抱森林吧!请以步行、骑行、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拥抱洁净空气吧!请快换掉塑料袋,带上布袋,告别白色污染吧!绿色生活,绿色度假,从你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一同拥抱更美好的环境!(9分)

题目不是单句时,考生须关注句中的关联词语来确定答题的侧重点。前一位考生关注到了题目中“临近春节”“聚餐、出行、购物等活动逐渐增多”“行动助力绿色生活”“绿色生活”“倡议书”等关键性词语,针对“临近春节,聚餐、出行、购物等活动增多”提出了环保倡议,但是忽略了题目中逻辑关系的介宾短语—“为此”。“为此”说明临近春节活动的增多带来了许多不环保的问题,××区针对这些问题发出环保倡议,因此,在答题时需要写出因活动的增多而带来的不环保问题。参考高分答案正是因为重视了“为此”,写出了聚餐增多引发的树木砍伐增多,外出增多带来的PM2.5增多,购物增多带来的“白色”污染增多等这些不环保的问题,所以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可见,关注题目中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深入分析句内关系,对于确定答题的侧重点十分关键。

三、关注句间关系

当题目中出现多个语句且由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连接时,需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出问题的侧重点,进行有效答题。

如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1】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6.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作如此推断。(6分)

考生典型答案:词人用“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东归燕”“南来雁”等意象,营造出凄凉的意境,表达出了仕途受挫的悲伤,“无奈被些名利缚”和“无奈被他情担阁”,直接抒情,说明王安石此时已经退居金陵,因此,这首词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

参考答案:《蓼园词选》中认为此词意境清明旷远,表达了远离尘世,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情感,因而应该是其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1分)

写景方面,作者听“寒砧”“画角”之声,看“海上燕”“沙头雁”之景,秋声秋色均寥廓旷远,不是身处政治漩涡的作者常见之景。(1分)

抒情方面,作者对家乡有思归之情(1分),对自己因追名逐利、琐事缠身而辜负了光阴,有无奈和追悔之情(1分),对往昔无拘无束的生活有留恋与向往(1分)。这些都是在政治上有大作为的王安石因仕途受挫而产生的厌倦官场、激流勇退的感慨(1分)。

综上,这阙词应该是王安石历经宦海沉浮,退居金陵时的心情写照。

考生答题的侧重点在于如何证明这首词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写的,而题目的侧重点是这首词如何体现了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的“意致清迥”和“翛然有出尘之想”。考生因为在审题时忽视了连词“因”,而导致了答题的偏离。所以,关注题目中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深入分析句间关系,十分关键。

四、关注题目的补充信息

学生在审题时,往往只关注题目正文,而忽视了注释中的信息,出现漏答现象。

如模拟题:近年来,頔、琰、杲、嫕……这样的生僻字逐渐成为新生儿姓名里的“热门字”。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10分)

【注释】頔(dí):美好。琰(yǎn):常用来形容美玉。东汉才女蔡文姬,名琰。杲(gǎo):日出明亮的意思,语出《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嫕(yì):柔软、和善,语出《楚辞·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题干中的信息均为有效信息,甚至注释中的信息也不可忽视。考生须养成全面细致的审题思维。从该题关键词“生僻字”和注释信息可知,新生儿的名字较为少见,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现读错现象,因此会对涉及新生儿姓名读音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从注释的含义中可知,这些生僻字均含有美好的寓意,其中“琰”为东汉才女蔡文姬之名,与题目中的“新生儿的名字”隐含信息—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一致。注释的出处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这些字成为“新生儿姓名里的‘热门字’”,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分考生思维细致缜密,关注了注释中的含义及出处,联系题目中的“新生儿姓名”及“热门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论。因此,关注题目的补充信息,有助于获取丰富的答题思路。

五、结束语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考生只有明确了题目的关键词和答题的侧重点,才能提高作答的准确率。时刻关注题目的补充信息,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答题思路,提升答案的全面性。

猜你喜欢
侧重点模拟题聚餐
聚餐喝『高』了,如何解酒才对?
Online learning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三)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四)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一)
聚餐
不一样的聚餐
浅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破点和侧重点
浅论电视新闻报道角度选择
谈企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