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七上的一些课文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读写转换

2020-01-10 08:32
课外语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抒情句式景物

万 瑜

(福建省福州第二十四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5)

模仿是人和动物学习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是关乎表达的学问也是关乎怎样表达的学问,在模仿的基础上积累写作的经验,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也使写作变得更接地气,让学生表达自己变得更容易。我这篇文章中的读写转换主要针对的就是从仿写课文开始训练学生借鉴好文章的能力,进而学习写作技能,提升写作水平。

中学语文课文是非常好的仿写蓝本,每一单元有它的主题,每一单元的写作也跟这一单元的课文有密切联系,其实这就体现了让学生模仿学习写作的目的。我们的工作是在此基础上细化课文,更灵活地选取切入点,重点练习。比如新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为写美景,而三篇文章的结构都是先总写后分写,并且三篇现代文全是依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可以通过有所侧重的讲解训练学生从整体上安排文章结构,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介绍景物,比如在这三篇文章中可以侧重讲解《春》里面春花从高到低写景物的顺序,《济南的冬天》里面写下点小雪的山从山上写到山尖再写到山坡最后到山腰总体上由高到低的顺序以及《雨的四季》里春夏秋冬四季的写景顺序。

七上第一单元语言方面也十分适合初一的学生模仿,比如说第一课《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

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都有使用,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写法续写一个春天像什么,还可以仿照这种写法写夏秋冬,还可以仿照这种写法写其他的写作对象,比如校园、书本等,这一段的仿写可以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步骤。

七上第二单元的课文《咏雪》里面有两个古代的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也是同理,可以让学生用此句式再想关于雪的比喻句,比如“鹅毛纷纷差可拟”和“未若梨花因风起”等,进而用此句式套用其他的比喻,我可以比喻雨,也可以比喻云,还可以比喻花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内的课文还可以与课外相结合一起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七上第七课《散文诗两首》与《泰戈尔诗选》《繁星》《春水》,告诉学生,冰心受泰戈尔影响很大,他们创作了很多即兴短诗,这些诗大多是三五行一首,表达自己刹那的感受,而且主题一般或写哲理,或者歌颂爱与美。我们课文的这两首散文诗是写母亲和孩子的,一个是从孩子的视角让孩子化身为金色花来写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一个是侧重写母亲像荷叶爱护着红莲一样爱她的孩子,两篇散文诗写法相似,通过描写物象来寄托情感,主题上同中有异,可以让学生先仿写《金色花》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用填空的方法,比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____,除了你,谁是我____?下一步仿写《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____,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当你……由句子的仿写扩展到段落的仿写。接下来,把课外的《泰戈尔诗选》和《繁星》《春水》介绍给学生,重点训练用三五行语言借助自然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小发现表现哲理,然后把卞之琳的小诗介绍给学生,再引导学生思考在作文中如何用。

像《散步》这篇课文,在单元作文指导中,就是以其思路为例指导学生讲一件事情如何写能把事情讲清楚。借鉴《散步》的写法,可以由起因写到矛盾再写到解决矛盾和结局。首先,要求学生完成写作实践里面第一道题目,按要求扩写。然后在二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这样配以一整篇文章来写,细节部分的雕琢可以借鉴前两单元的课文。记叙方法上面,先学会顺叙,以后再慢慢深入接触其他叙述方法,写作文章上面也可以把这一单元的训练作为这两单元仿写训练的一个整合。

当积累的素材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整合梳理学生思路。比如如何抒情,如何记叙,如何议论。以如何抒情为例,我会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赞美的或者怀念的谴责的或者是敬仰的感情是如何直接表达的。另外,对于间接抒情里面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我会先请学生回忆我们读过的课文中的典型例子,然后设题让学生练习。再举例来说,也可以分为写景类的,记事类的等。以直接抒情为例,《荷叶·母亲》的结尾是直接抒发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再塑生命的人》结尾直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植树的牧羊人》结尾直接抒发对老人的敬佩之情,《猫》的结尾抒发对猫的内疚之情等,而间接抒情里面,首先诗歌和古文里面这样的例子最多,比如《观沧海》曹操借仿佛可以吞吐日月的沧海来抒发自己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杨花子规来抒发自己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以后悲痛难过的心情,《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更是以简洁凝练的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来表达作者的肠断之情,而现代文里面,以《秋天的怀念》为例,两处景物描写从细节处暗示作者心态的变化,同样是秋天,因为作者心态的不同,眼中所看到的景物也有所不同,从最初的“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窗外的落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到“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作者的心态也由最初的生无可恋到后面的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懂得了母亲(对)我和妹妹好好活的期望。

我认为学习一定要在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后进行梳理和整合,抓住重点,纲举而目张。学习任何东西要从简而繁,知识一定要尽量简化它,这样学生学习才好入门,仿写也不例外。先学习最简单的仿写,比如说简单的修辞和句式,然后仿写段落,接着仿写篇章,由课内再扩展到课外,由老师指导到自己主动借鉴好的文章、好的写作技巧,尽量想办法把知识化简。比如在讲解课文时,前几篇课文详细讲解后面我在整合时要用到的句式或者修辞或者写法上的特点,把仿写的关键点在这几篇课文中作为教学的重点,然后选一节课的时间来梳理。首先先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我选用的是那段恶搞《逍遥游》的文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秘制,一个麻辣,来瓶雪花,带你勇闯天涯”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原来可以这样,那怎么做才能写出来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后,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仿写,仿写不仅能恶搞,还能抒情,帮你理清写作思路、结构文章,然后把仿写需要注意被仿写对象的哪些方面简要总结一下展示在PPT上,接下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先挑一个非常简单、同学有话可说的句子作为例句,把这个句子的特点跟学生一起找出来,然后提仿写要求,让学生尝试仿写。之后仿写简单段落,再仿写复杂段落。这些训练后,尝试仿写篇章,比如之前我们提到《金色花》,这篇课文如果续写母亲“当……时”这段话你还能想到哪些自己的母亲独特的瞬间?除了仿写母亲,让学生思考还可以以物的视角去写谁?你觉得谁想让你去表达对对方的感情?什么样的感情呢?是尊敬?是感激?或是同情?抑或是敬佩?课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之后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去好好思考完成。这样就初步带着学生熟悉了仿写,进而初步学会了借鉴。

从我以这种方法来指导学生作文的实践来看,由于这种方法很好地整合了课内的文章资源,所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换种方式指导学生就是换种思维,学生有种新奇感,学习的热情更高,生活中仿写的例子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偶有出现,这会促使学生下次再遇到类似表达时会动脑想一下,这是怎么写出来的,它这么妙或者它有哪些可取之处,这样训练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构思更快了,也更有话可说。这样一来,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也正应了那句话:学以致用。

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方面,我们课题组的陈晓峰老师有专门做这部分的研究,他从宏观上整理出仿写几个大的方面,每篇文章侧重仿写一个方面,供学生仿写,思路十分清晰,学生也很好把握,效果也很好,文章非常耐读。我又把他那边选的一篇文章《奶奶的粽子》直接拿过来让学生分析可以借鉴的地方,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开始与之前单纯地读有所不同,他开始学会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仿写的训练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也是我们的目的,以后拿出一篇文章,学生觉得好,就选择精读,读后掩卷沉思,“哦,这种写法我可以借鉴,我也可以这样写”,甚至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那就更好了。

仿写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如何借鉴好的文章的写法。由最初的一篇篇课文分析然后仿写入手,让学生在修辞、句式、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积累之后再让学生来思考一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模仿,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然而,学无定法,多尝试才会有意思,很多热爱学习知识的人穷其一生在废寝忘食地读书或者科研,原因在于他们是真的领悟到了其中的乐趣,所以,他们能够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如果学习在入门前总有一段时间是苦的,就让我们带着孩子苦中作乐吧!

猜你喜欢
抒情句式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景物描写要准确
特殊句式
『双阳』抒情十八大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