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蓓运用齐氏脐针治疗子宫腺肌症经验

2020-01-10 15:37楼毅杰吴姝雯孙占玲郑利芳金亚蓓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针水火腺肌症

楼毅杰 吴姝雯 孙占玲 郑利芳 金亚蓓(指导)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齐氏脐针,是由齐永教授根据脐全息理论结合易学原理和中医理论创造的特种针法。该疗法突破了“神阙禁针”的理论禁锢,通过在脐部施针,结合洛书和脐全息内八卦理论,运用不同卦意组合调动先天元气治疗疾病。[1]金亚蓓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三十余载,近年来在使用脐针治疗妇科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现将金亚蓓老师通过脐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析病机 审证求因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弥漫地入侵子宫肌壁引起该处的平滑肌细胞极度增生,同时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及子宫增大等的病症[2],属于中医“癥瘕”“石瘕”的范畴。《灵枢·水胀》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3]金师认为诚如本段所云,“寒气客于子门”“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为子宫腺肌症病机,该病是由于日久成虚、寒凝胞宫、气滞经络、血瘀留衄而成的本虚标实之症。故治法上提出不断扶正,行气活血,健脾补肾的治疗大法,并对育龄期女性和无生育要求的女性分别采取保宫育子、以缓代发和葆肾求真、尽早绝经的治疗法度。

2 立法道 三期论治

金师在运用齐氏脐针治疗上按经前期、行经期和经后期论治。经前期益肾行血通瘀,行经期活血祛瘀化癥,经后期健脾滋肾补血。

经前期,金师常选用齐氏脐针四正位、水火既济、山泽通气并结合坎位打枪,体针选用“开四关”、合谷穴以调理气机并结合局部围刺,同时加用穴位三阴交、足三里补益肝脾肾,其中合谷穴顺时针捻转以活血通瘀。四正位为“十全大补”针方,先针“坎”,后落“离”,形成“水火既济”,坎卦(☵)代表水,内中一阳禀于先天乾;离卦(☲)代表火,内中一阴禀于先天坤[4],二气相交,即为乾坤相合,水火既济,真阴真阳相济,化生中土。再针“艮”,癥瘕积聚停滞不动,瘀积层层堆叠如山高耸,又如山静止,恰符“艮为止”[1],配以“兑”位,形成“通”之大法“山泽通气”,最后于“震”位落针。震为动之位,取象为“雷”,借雷撼动之性荡涤堆砌瘀血,与艮山静止之义相伍,动静结合。“四正位”合“山泽通气”以通补结合。若精血大亏,则选用“雷天大壮”大补气血,充盈生化之源。子宫属于生殖系统,肾主生殖,故选“坎”打枪,肿块位于子宫前壁,打枪时意守针尖,使针力循经落于病灶,加快气血运行。

行经期乃活血消癥机要之时,子宫腺肌症经量大,并伴剧烈痛经,血为气之母,精血同源,大量经血顿失,损耗正气。此时金师仍选用齐氏脐针“山泽通气”抑或“山地剥”,原因有二:一是为借肾阳催动经血之时,借行经之力冲刷宫壁,以少耗元气;二是癥瘕日久,瘀血胶结胞宫,久癥不消,疼痛不缓,顽瘀不去,新血不生,故借此达瘀去生新之功。此为机要之时,当务之急,仍需扶正,不可贸然止血,通过“山泽损”,以求瘀化癥自消。围绝经期的患者,坎中元阳亏虚,为防逐瘀力量过大,需通补结合,配以肝之合穴曲泉、脾之合穴阴陵泉、肾经荥穴然谷、三阴交、足三里补血化气,以防血量过多伤正。

经后期健脾滋肾补血,复气血生化,使元气充盈。金师择用齐氏脐针中健脾三针为主,配合水火既济,以补肾、健脾、宁心。对于围绝经期的患者,金师强调“祛邪不可除尽”,癥瘕之邪与喻嘉言所言顽痰如出一辙:“如树之有萝,如屋之有游,如石之有苔,附托相安,仓卒有难刬伐者。”[5]癥瘕积聚已如寄生之物,若滥用攻伐,任意摘除子宫,势必株连母体,届时邪虽除却正气大衰。此期仍需填补肝肾,涵养气血,通补藏血之“肝”、统血之“脾”、主血之“心”及本位“肾”。部分患者七七之后,经水仍转,此经水为肝肾之精,若不当机立断,促使绝经,将暗耗经血,依艮为止之义,可在艮的延伸方位加刺2~3针,加强艮的“场气”。

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患者或时感六淫,或伤于外风,或损于内湿,此时当先除外邪以求内安,并且注重疏理肝气,同时配合裘笑梅先生验方活血祛瘀化癥汤,以缓待发,以期竭经。

3 验案举偶

徐某,女,51岁。2019年1月12日初诊:主诉:发现下腹部肿块10余年。现病史:患者11年前发现下腹部肿块,近10年增长较快。2018年12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阴超提示:子宫前壁肿块,大小为7.2cm×5.8cm×8.5cm,宫区另见多个低回声结节。本次月经(LMP):2018年11月28日,每次行经时腹痛剧烈,小腹抽搐,蜷缩如虾,捂腹翻滚,服止痛药不效。月经量多,有大量血块,淋漓10余日方净。刻下面色萎黄,贫血貌,神疲乏力,时感腰酸,夜寐欠安,胃纳尚可,更衣不畅不爽。昨起外感,恶风,鼻塞。体征:右下腹可触及隆起包块,如鸭蛋大小。舌体胖大、舌质红、舌苔薄,舌底络瘀,脉沉细。月经婚育史:1-0-1-1。既往史:2015年因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成型术。西医诊断:子宫腺肌症。中医诊断:癥瘕病,气滞血瘀证。医嘱:不可过劳,条畅情志。治疗方法:齐氏脐针以四正位加艮,坎位向癥瘕处打枪;同时结合体针穴位下脘、气海、关元、合谷、神门、内关、子宫、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双手自然靠拢躯干并露出肚脐,在光线下观察脐部形状、色素点方位、纹路走向等,并用针柄寻找色素点、纹路线、皮下结节与压痛点。脐壁用碘棒常规消毒后,选用0.25mm×25mm脐针,进针时针柄与皮肤呈15°角后旋转进针。先于“坎”位进针,朝癥瘕处打枪,再按卦意顺序依次落针,进针后寻找是否有“浮木”样阻力,若无阻力则调整针尖方向,找到阻力后停止进针,可在周围同向加刺2至3针。体针各穴均平补平泻,以针下沉紧、患者感到酸胀为度。

2019年1月19日二诊:外感已愈,1月16日经水已转,腹痛剧烈,血量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颈项僵滞,舌脉如前,余症无殊。齐氏脐针选用水火既济、雷天大壮加坎位打枪。体针穴位去神门,加隐白、血海。操作同上,合谷穴得气后逆时针捻转。

2019年1月26日三诊:乏力好转,日来操劳,夜寐欠安,口干舌燥,昨日阴道现少量血性分泌物,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齐氏脐针选用水火既济、金水相生、滋水涵木,体针穴位去隐白,加然谷。操作方法同初诊。

2019年2月16日四诊:精神明显好转,口干除,胸部已有胀痛感,自觉月经将至,稍有乳胀,双脚冰冷。舌质黯、边红、苔薄白。脉细数。齐氏脐针选山泽通气、水火既济、雷风相薄,体针如前。操作时合谷穴得气后顺时针捻转,余同上。

2019年2月23日五诊:月经刚至,腹痛明显好转,排出大块褐色不规则状物一块,现感腰酸,易疲乏力,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脉沉细。齐氏脐针选用水火既济、补肾三针。体针穴位加用隐白、血海、太溪、曲泉。操作方法如前。

其后齐氏脐针选用水火既济,交替配用四正位、山泽通气、山地剥、健脾三针并配合打枪为主,体针大体如前,月经未至时针合谷穴得气后顺时针捻转,并加用血海;月经来潮后合谷穴逆时针捻转,并加用地机穴、然谷穴。并配以裘笑梅老前辈验方活血祛瘀化癥汤加减。前后共治疗9周,神疲乏力好转,痛经明显缓解。2019年4月1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B超复查:子宫前位,体积增大,子宫前壁见一团块状中高回声,范围大小为6.9cm×5.6cm×7.1cm,较前有所缩小。初步治疗已见成效,再宗原法化裁。

猜你喜欢
体针水火腺肌症
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喷火鱼VS射水鱼,水火较量谁更强
水火人生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作用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