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联合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经期结膜反复充血1例

2020-01-10 15:37陈家利周华祥彭婕婷黎琳娟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知柏犀角经期

陈家利 周华祥 蒋 怡 彭婕婷 黎琳娟

1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4

笔者在临床跟诊导师周华祥过程中发现1例经期结膜反复充血患者,特将此病例整理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张某,女,35岁。2019年4月3日第1次于我院就诊,主诉:双眼反复红赤20余年。现病史:患者自诉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于月经前后双眼反复红赤,伴流泪、眼部疼痛,无视力下降、畏光,无头晕头痛等其他症状,自诉感冒时双眼红赤症状亦显著。于当地多家医院诊治,曾给予“典必殊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具体不详)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现双眼仍反复红赤,此次就诊为经期最后1天,双眼红赤症状加重,遂来诊。刻下:双眼红赤,色鲜红,面色红,饮食睡眠尚可,大便秘结,小便色深量可,月经先期,偶有腹痛,经量可,色黯红,夹杂血块,舌红、苔黄,脉细数。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0.8;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7mmHg。双眼睑球结膜充血,左眼+++,右眼+,角膜下方少量细点状荧光素着染,瞳孔圆,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对光反射正常,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结膜炎;中医诊断:白睛红赤(阴虚血热证)。治法:清热凉血滋阴。方以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黄、赤芍、藁本各10g,水牛角20g,牡丹皮、桑白皮、蔓荆子、地骨皮、防风各15g,麻黄、细辛、甘草各5g。7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次100ml。复诊,患者双眼睑球结膜无明显充血,双眼疼痛、流泪症状消失,舌红、苔少,脉细数,给予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泽泻、茯苓、柴胡、佛手、香附各10g,山药15g,赤芍、牡丹皮、甘草各5g。7剂。服法同上。三诊,患者睑球结膜无充血。后患者定期随访,情况稳定,目前未见复发。

2 体会

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陈达夫曾提出治疗眼病“以内科为本”的思想,其在《眼科直述》中所述“目病是经脏先病,有诸内始形诸外,故当详审病形,参之外象,视其禀赋,诊其脉搏,庶几无误”。《灵枢·大惑论》中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精”,此皆说明眼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故经期目病,结合其舌脉症状辨证论治,从整体施治,见微知著,司外揣内,以期达到治标治本、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状态。此案例结合患者舌象脉象症状体征,第一次就诊时,患者白睛红赤,色鲜红,此次考虑不仅血热甚,同时考虑风邪袭击目窍,运用犀角地黄汤加祛风入肺经之药奏以祛风清热凉血之功,先治其标。故方中加用防风、麻黄、细辛等归肺经及祛风散邪之药,对应五轮学说中白睛属肺及白睛红赤多与风邪相关。二诊时,患者结膜红赤及眼部流泪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结合其舌象脉象,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重以滋肾阴清虚热,兼以疏肝理气。知柏地黄丸全方补中有泻,开阖相济,调和阴阳,是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同时,方中加用柴胡、佛手、香附疏肝理气之品,因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生理功能无一不依赖于肝,肝失调达,疏泻紊乱,气血失常,冲任不调,为女子病,进而影响他脏之病,故治疗皆不离调和肝脏之治法,肝气调达舒畅,则任脉通,胞宫可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全方旨在益肾调肝,以治其本。

猜你喜欢
知柏犀角经期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知柏地黄丸中2种成分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知柏地黄汤对UU感染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yt-c、AIF表达的影响
犀牛有角久成器
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
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