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语文写作教学中质量提升策略

2020-01-10 08:32杨文达
课外语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作文语言语文

杨文达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福建 三明 365300)

写作文,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作文分占语文学科总分的五分之二,占比近一半,分值大,拉分也大。那么作为九年级下学期临近中考学生的语文老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提高认识,心中有作文

从心理学角度说,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心之所向才行之有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还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不仅中考有作文,高考有作文,就是将来大学也有毕业论文,公务员考试也有“申论写作”,人生离不开作文,必须学会写作文。做通学生写作的思想工作才能为写作打下基础,消除畏惧心理,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而是心怀写作,心中有作文。

二、拟定计划,有序推进

到了九年级下学期,大部分教学内容已完成,进入总复习阶段。作文往往易被老师学生忽视,认为作文没什么好讲好学的。其实,“刀不磨会生锈”的道理大家都懂,写作也一样,只有多练才“下笔如有神”。这就要求老师拟定可行的写作复习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放在3、4两个月份完成。通过每周一节理论课、一节当堂作文课来提升写作能力。特别要强调当堂作文课的重要性,因现在的学生接触网络,若把作文放到课后去写,部分学生就会利用网络而抄袭作文,长此以往是达不到训练目的。在45分钟课内完成作文,首先避免了抄袭;还可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的能力,这也和语文考试要求相符。教师在这两个月里至少应对学生进行七次写作训练,按照写作复习计划循序渐进。

三、对症下药,努力提高

(一)充实作文内容

对于班上的中下生来说,写作是件头疼的事。“挤牙膏”“记流水账”“抄现代文阅读”是常事,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一节课中只写出“三言两语”,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对于这样的作文,改卷老师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打个低分了。

针对这种内容不充实的作文,老师可利用刚学过的课文作范本,加以分析讲解。比如写人的文章中,《孔乙己》第4段,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人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孔乙己好喝懒做、死要面子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可以学到,写人要抓住人物特征来写。又如《蒲柳人家》第7段的后半段,通过几个动词“抡、扇、折、挥”及比喻句“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描绘出一丈青大娘威猛、武功高强的形象,简直就是《水浒传》中的一丈青,以此可以让学生明白写人物时可以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并结合旁人表现进行细致刻画。再如《变色龙》第一段,作者描绘了“四下里一片沉静……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的萧条环境,把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放进这一情景中;而孔乙己,作者则把他放入一个人多嘴杂的咸亨酒店中。这样,作品的人物就不再“孤单”了,于是归结出写人物时还要给人物创设环境,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些来源于课本的写作事例,学生更熟悉,学起来更容易也更有趣,老师归纳写法,学生一听就明白,一学就会。

但要使绝大部分学生真正掌握,达到下笔自如的程度,还要强化训练。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里写道:“夏日,我在家看电视,母亲对我说:‘儿子,我带你去学旱冰好吗’‘不想去’她又说:‘不去就不要看电视了,去做作业’我吓得站起来说:‘去,干嘛不去’,她笑出声来。”要求学生十分钟内充实内容,而后老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加以点评,最后老师展示自己的范文,让学生读读并加以感受,课后学生再把自己所写的片段整理抄正。通过这样一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训练课,绝大部分学生已掌握如何充实作文内容。

(二)掌握开头、结尾技巧,形成自我特色

不少学生写作时不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对于写作完全跟着感觉走,爱怎样写就怎样写,这样的作文得分自然不尽如人意。其实写作文也如做数理化题一样, 有一定的“公式”可用。“美”必定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一篇好的作文必定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来表现。一篇6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更应注意形式美,做到“虎头豹尾”,开头简洁明了,结尾干脆利落。每一位学子必须掌握几种作文开头、结尾法。

直接开头法,如冰心的《谈生命》开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环境(景物)描写法,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开头:“七月天,中伏大响午,热得像天上下火……”摘引式开头,可摘录或引用诗歌歌词、谚语俗语、名言警句等,比如吴冠中《桥之美》的开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耐人寻味式开头,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还有“对话式、倒叙式、议论式”等开头。

当然作文的开头法中大多也能当作文章的结尾,如环境(景物)描写式、摘录式等,只是提法不一样罢了。直接开头法用在结尾称作照应开头或首尾呼应,耐人寻味式开头用在结尾叫回味式。常见的结尾法还有激励式结尾,展望未来,给人力量,颂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如吴岗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抒情议论式结尾,揭示文章主旨,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结尾就是用这一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胸襟和理想。

以上举的例子,全来源于教科书,作文的开头结尾法多种多样,只要老师平时在教学时稍加留心并适时讲解,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便于掌握。在写作训练中用自己最擅长的写法,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

同充实作文内容一样,老师先讲理论再让学生实践训练作文的开头、结尾,而后展示点评,还可在充实片段后加上开头,补上结尾,一篇作文就成型了。至少一篇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建成,不至于“三言两语”“记流水账”而没内容。

(三)紧密结构,锤炼语言

一篇文章有了大体框架后,就要在细部“添砖加瓦”,文章应围绕主旨去写,做到内容充实,段与段的衔接紧密,注意过渡。为防偏题、离题,文中应多次扣题,也就是多次出现与中心相关的词(文中的关键词)。训练时可采用“互助法”,平时作文让学生互相批改,侧重找出作文的结构是否紧密合理;“现场批阅法”,老师把学生叫来,当面指出其作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现场加以改正,这种方法耗时费力,老师应有所针对性。

至于锤炼语言,提升作文的语言表现力,则和个人的阅读量、语言积累、语言天赋有关,不是一天两天能快速提高的,但在七年级一入学时老师就应要求学生有一本摘抄本,平时对好词佳句加以摘录,利用空余时间读读记记,三年下来定有收成。

总之,老师若能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思想认识,拟定并严格执行提高作文教学的训练计划,能从作文内容、开头、结尾、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训练,学生作文水平自然会大幅提升。

猜你喜欢
作文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