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熏陶自然美

2020-01-10 08:32
课外语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熏陶奇石古诗

黄 敏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贤义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 518116)

美是语文阅读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可以洗涤心灵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提升审美品位以及性格魅力。不仅如此,在语文阅读中可以感受清新怡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尽善尽美、催人奋进的人物形象美以及简单质朴、生动形象的语言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爱美的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的要求。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枯燥的分析、单调的说教”必然被弃之教育大门之外,教学中应以充分挖掘语文阅读的美为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从而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这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极大的帮助。凯洛夫曾经说过:“美育是学生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质在于理解自然美和社会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学生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实施美育教学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

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语文教育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要选取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古诗。古诗表达含蓄,意境悠远,是美感体验的理想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精炼,用词形象,有歌的甘醇,有情的回旋,有心的激荡,它的美无与伦比。古诗中不乏有感叹四季变换时光荏苒或者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教学中均可带领学生一睹古诗的魅力所在。如教学《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时,先让学生对庐山面貌、地理位置等有基本的了解,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的自然美。以下以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部分古诗为例,体验古诗中的自然美。如《山行》《赠刘景文》《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等。让学生深深感悟《山行》中的深秋的山、斜斜的石径、火红的枫林和蓝天白云的美。《赠刘景文》中的残荷、残菊是另一种美。《望天门山》的美,是一种静美,是一种气势磅礴的美。《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美,是一种全景的无言的美;《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如镜面一般的湖面,翠绿的山、白银盘一样的洞庭湖,从形和色上描绘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学画,画中学诗,古诗教学是渗透美育教育很好的范本素材。不仅让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理解,而且给了学生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拨动了学生审美的心弦。

二、在现代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很多文章写了自然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渗透美的教育。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的、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秋天的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多美的句子!这些优美的句子,深情地描绘了美丽的深秋景色!

又如《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样描写大自然美的文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大自然画面的美,深切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中渗透美育,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美的熏陶。”

三、正确选用教学方法,渗透美育

(一)重视语文阅读中的审美教育,是发现美的前提

重视语文阅读中的审美教育,是发现美的前提。俗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简单质朴的一句话用来点题最好不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更能体会到文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创新独到的观点,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认真听、积极说、主动写。认真听,在语文阅读中,离不开教师对阅读内容的讲析,所以学生的认真听讲是必要前提。积极说,新式教育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要想办法开发他们的大脑想象力,诱导学生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为自己的观点给出有力的支撑点,教师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复及评价。主动写,在基本理解阅读的内容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喜欢的写作手法,或者鼓励引导学生写一篇自己眼中的自然景物或季节变化。这些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听、说、写三部曲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更好地发现自然美。

(二)利用视频、图片的方法渗透

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的方法渗透美育。课堂上,把描写自然美的句子或文段描述的美景用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的方法展示给学生看,用最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美育的目的。如教授《望洞庭》时,播放洞庭湖的美景视频或图片等等,以此达到美育的熏陶。

(三)说出想象画面的方法,加深对自然美的感受

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自然美,也可以用说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文本描述和自己想象中的美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自然美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渗透美育。比如教学《黄山奇石》时,让学生说出心中的黄山奇石,用自己的话描述黄山奇石给你的印象。想象更多的黄山奇石,学生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再现黄山奇石的奇和美。教学《日月潭》时,请学生说出对日月潭的印象,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样子,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幅秀丽的日月潭风光,再现了日月潭的美。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美,更加热爱自然,培养学生对美的创作力。

(四)由浅入深式阅读,由体会内容美向欣赏自然美递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浅入深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要积极引导学生熟悉阅读内容,体会内容美,当内容与真实景物相结合,达到情境合一的美之体验,才能够深层次欣赏作者对大自然美的赞叹之情。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山川景物之美;《海上日出》中赞叹壮观景象之美;《趵突泉》中引人入胜的神秘迷人之美等。内容美才能折射出自然美,才能让阅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自然美,两者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熏陶奇石古诗
用艺术熏陶家风
如此熏陶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奇石欣赏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