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措施研究

2020-01-10 15:58王小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缺位陪伴犯罪

王小平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第一中学 甘肃·陇南 748500)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已然有了质的变化。越来越多农民涌入城市,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让留守儿童的思想、认知不再停留在旧有阶段,加之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让他们成为青少年犯罪高发群体。

1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现状概括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孩子双亲或者其一,离开农村居住地外出打工,而由在家的单方监护人或其他亲属代为照顾的未满16周岁农村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时代性问题,但这一问题显然已经引起了目前中国各个阶层民众的密切关注,近年来,随着一些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出现,其网络搜索热度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状态。

2013年,我国共有六千一百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数字超过英国全国人口总和,可见其群体之大不容小觑。近年来留守儿童事件时有发生,公众对这一特殊群的心理、教育研究日渐增多。

根据我国最高院官方公布数据,经各级人民法院裁决的未成年人犯罪,年均上升比率大约为百分之十三,而留守儿童犯罪占到其中百分之七十。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形势相当之严峻,解决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2 当前环境下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造成其成长陪伴与关心关爱缺位

作为第一监护人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父母的关心关爱与陪伴,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是指没有父母陪伴关爱的孩子就不能身心健康,但其成长过程显然是缺失关爱的。留守儿童的现状一般是有父母而不得相见,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的不是幸福美满,而是没有庇护、没有安全感,在成长过程中失于管教。这种陪伴的缺位、关心关爱的缺位,极有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受到影响、身心健康不佳、言行举止出现问题。

2.2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正向引导不足

虽然素质教育开展已久,但即便是在大中城市,应试教育遗留的影响仍然不乏存在,老师们普遍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种倾向性更为明显,教师较少注意到孩子们心理健康和思想引导,成绩差甚至成绩平平的学生得不到重视,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心灵被学校教育所忽视。

3 预防措施研究

3.1 通过“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网上家庭教育平台

互联网实现了无时空地域限制的互相关联和互相沟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变革,而互联网+则是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已经可以实现无地域限制而实行,即使父母子女远隔千里,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交流,“互联网+”构建起的网络家庭教育平台,父母的日常工作状态、孩子面临的学习困难,都可以像寻常家庭一样得以沟通和解决,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缺失父母关爱和陪伴的问题。

3.2 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学校教育能力发挥不足。“互联网+”背景下,应该弥补现有农村学校教育的短板。比如说,发挥“互联网+”的辐射作用,现有的教育模式可以由课堂教育的高度集中化向分散化发展,除了集中的课堂讲解,还可以实现超越,在更加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如果能够利用好互联网技术设备,完全有可能实现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全程督导、全程关怀,也完全有可能构建起留守家庭、农村学校和留守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互动的平台,使家长、教师、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微信、微薄等传媒手段同时开展正面引导和反面报道,让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地区群众明晓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动法治农村建设。

4 总结

孩子,是任何一个家庭中成员对未来所期,尽管留守儿童具有这样那样的特殊性,但并非源是孩子本身之错,但他们同样承载着长辈的希望,同样拥有在和谐稳定环境下健康成长的权利。因为他们成长坏境的特殊性,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得到公众更多的关爱、得到基础教育设施投入方面更大的倾斜力度,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优势,实现父母、代管人、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更好地引导教育他们在适龄阶段能够摒弃偏见、克服困难,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缺位陪伴犯罪
防疫不缺位秋收不误时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Televisions
打造新媒体产品,这些基本功不能缺位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从“大学生回炉”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缺位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