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腹满诊治探要

2020-01-10 21:17刘加新,李莉,徐甦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承气汤运化

总结《金匮要略》中关于腹满的病因病机以及治则治法的论述。1.病因病机。(1)虚证。①肾阳虚:肾阳虚失于温煦,则见腹中拘急,不能气化津液,则见小便不利,少腹胀满。②脾阳虚:脾肾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则饮食不能消化,故见腹满、溏泄等症。(2)实证。①里实证:肠中燥屎与气滞内结,实积化热,塞滞不通,所以腹满不得减轻。②湿热证:阳明湿热阻于中焦,消化不及,故食难用饱,饱则谷气郁滞不化,则见腹满;湿热中阻不行,浊气内聚,又向上逆,则腹满欲吐。③瘀血内停或水瘀互结:多见于妇人,妇人瘀血停滞,阻碍行经,月经似通不通,欲止不止,故月经虽行而不利,不利则少腹满痛,按之有硬块,月经不准,而一月再见。④表里俱实:外感风寒化热,十余日不解,邪在表,所以脉浮而数,热伤津液,肠中实热内结,故见腹满,大便虽硬未至于燥屎程度,则饮食如故。⑤水饮内停:在一些病因的作用下,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饮停滞,走于肠间,故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2)虚实夹杂证。①气虚血瘀证:虚劳内有瘀血聚于少腹,则少腹硬满,痛而不移。②阳虚水停:石水腹满如石;皮水腹满如鼓状;正水腹满。2. 辨证要点。(1)辨虚实。通过腹诊和舌诊来辨别是虚证或是里实证。(2)辨寒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寒指虚寒,热指实热。由于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失调,虚寒之气相搏而胀满。(3)辨是否挟表证:腹满本是里证,不论是里虚还是里实,是否有表证,主要看脉。其脉浮定有表证。3.治疗原则。(1)常用温药:即寒者温之。(2)实者下之:腹满若属于里实证,应使用下法。(3)因势利导。4.治疗方面。(1)温阳散寒法:虽然《金匮要略》多次提到“以温药和之”,但缺乏相关的方子。因《金匮要略》属于《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所以《伤寒杂病论》中的相关方也可使用。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以及治疗腹痛的大乌头煎、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粳米汤等也可以治疗腹满。(2)温阳利水法: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小青龙汤、己椒苈黄丸、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真武汤。(3)泻热导滞法: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承气汤、三物承气汤等。(4)清热燥湿法:大黄硝石汤、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5)活血散瘀法:土瓜根散、大黄甘遂汤、大黄蛰虫丸。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承气汤运化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张仲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简析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