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警犬扑咬实战化训练心得

2020-01-11 00:53
中国工作犬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吠叫训导警犬

林 刚 王 宁

近年来,轨道交通在我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纷纷建设,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在地下运营、封闭性强、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等特点,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针对轨道交通的暴力恐怖袭击。针对轨道交通的暴恐袭击一旦发生,伤亡都将十分惨重,因此,轨道交通安保等级要求非常高。警犬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手段,被拓展使用到轨道交通安保工作中,主要发挥巡逻震慑、治安防范,协助进站安检,查缉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快速处置突发案事件等,与现有地铁安防体系中的人防、物防、技防一起,构建了新的防控体系。

所谓警犬扑咬技术就是指带犬民警依法利用警犬快速的驰骋力和凶猛的扑咬力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威慑控制的一种技术。警犬扑咬技术在轨道交通安保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相比于一般的警犬扑咬技术使用场景,轨道交通站点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研究在这种特殊空间下警犬扑咬技术的训练、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训练要更加突出

一般警犬扑咬技术使用场景常见于搜索抓捕现场、街面巡逻震慑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等,使用空间多为山林地、街面等户外环境,较为接近日常扑咬训练场景。轨道交通警犬扑咬技术使用于轨道交通站点内,站点内地面多为光滑的瓷砖,站内环境封闭、人员密集、各种噪音、气味干扰因素多。因此,环境适应性训练和犬的抗干扰能力训练就要得到重视,并贯穿于训练的始终。

(一)要在犬具备基础扑咬能力后,转入与轨道交通站点地面材质相仿的室内进行,让犬充分适应在光滑地面上的奔跑,提升奔跑速度。

(二)在训练中,要逐渐加入噪音、气味、气流等外界环境干扰条件以及进出站点乘坐扶梯训练,训练强度由弱到强,让犬逐步适应轨道交通站点的复杂环境,作业能力不受到影响。

(三)注重犬对密集人群环境适应性的培养,使犬不畏惧人群,但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群,在密集人群状态下正常作业。

二、加强吠叫示警能力的培养

在警务实战中,警犬扑咬技术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对嫌疑人吠叫和扑咬两个方面。使用警犬扑咬嫌疑人,对于嫌疑人的制服和控制作用明显,但受现场情况、法律法规、执法理念等因素影响,现场应用受到制约。特别是在轨道交通站点内,现场环境复杂、未知因素多,使用效果不确定性增加。但是,警犬扑咬技术中的吠叫环节,对于嫌疑人同样具有较强的震慑、约束作用,现场制约因素少,应用效果明显。现实中,训导员往往在警犬扑咬训练中更加重视扑咬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吠叫能力,在轨道交通警犬扑咬技术训练、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巩固的吠叫条件反射。一般警犬扑咬技术中的吠叫环节,从训导员下达“注意”的口令开始。训练中,要让犬巩固建立“注意——吠叫”这个条件反射,最终达到在无助训员调引的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在任何复杂的场景下,都能够按照训导员的指令,发出吠叫。

(二)训导员手势指令。在训练中,训导员每次下达“注意”口令都要结合手势进行,让犬真正理解训导员指示方向就是目标方向,犬要根据训导员的手势,警觉搜索,快速锁定嫌疑人,准备扑咬。

(三)建立停止口令。轨道交通站点内人员密集、环境复杂,犬吠叫能力巩固后,对某些特殊场景突然建立联系,发出吠叫,易引起出行群众恐慌。因此,在训练中,建立“停止”的口令显得尤为重要,让犬真正达到令行禁止的标准,但应以正向训练为主,减少机械刺激,避免产生抑制。

三、佩戴口笼训练

轨道交通警犬扑咬多结合日常巡逻执勤进行,因站点内人员密集拥挤,警犬佩戴口笼执勤、扑咬应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来实施。在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的轨道交通警犬使用警务中,所有执勤警犬,均要佩戴口笼上岗。这样既避免了误伤出行群众,又提升了警犬执勤的规范性、严肃性、凶猛性,减少群众抚摸、拍照,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警犬佩戴口笼的训练。

(一)训练初期,即可加入犬佩戴口笼训练,训练要循序渐进、诱导进行,切莫使犬对口笼产生过度抗拒。同时,可将佩戴口笼训练与下车、佩戴执勤背带等环节同时训练,让犬建立即将进入地铁开始执勤的信号刺激,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二)选择尺寸、材质、样式适当的口笼。犬吠叫时犬嘴张大,口笼大小、样式要合适,既要留有空间,又不易脱落。

(三)适应新式口笼。近年来,为提升警犬扑咬技术实战使用效能,先后开发有弹射口笼、电击口笼等新式口笼。此类口笼相比传统口笼,体积、重量均有所增加,但实战效果良好。训练中,要让犬积极适应此类设备,并研究相应技战法。

四、冲撞能力的培养

在轨道交通警犬扑咬实战应用中,经犬吠叫示警效果不明显,仍需进一步提升执法强度,此时指挥警犬冲撞嫌疑人,是较为恰当的。警犬冲撞是扑咬行为产生的附加效果,犬佩戴口笼快速冲向嫌疑人,飞身跃起,猛力撞击,将对嫌疑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震慑,为后续的控制、抓捕行动,奠定良好基础,降低民警执法风险。

(一)撞击力的提升。警犬较强的撞击力,是使用效果的保障。在犬种选择上,可选择罗威纳犬、马里努阿犬、昆明犬等警用犬品种。在日常管理上,要着重加强犬的体能训练,并注意营养供给。在训练中,可尝试佩带阻力带训练,加大难度,增强犬的动力。

(二)胸背部撞击训练。根据人体重心,撞击人体胸背部,可产生最大撞击强度效果,当时就使人员倒地,便于开展后续控制、抓捕。因此,在训练中,要加强对胸背部撞击的训练。

(三)弹射式口笼的应用。紧贴实战需求,使用弹射式口笼进行训练,冲撞与口笼弹开扑咬交替进行,确保使用中发挥犬的更大实战效能。

五、助训员注意事项

在轨道交通警犬扑咬训练中,助训员数量要充足,综合各类体貌特征,交替进行助训,切莫使犬对某一体貌特征建立不良练习,在地铁站内误伤乘客。同时,可结合激光指引技术,培养犬在人群中锁定单一目标进行扑咬的能力。在训练后期,要适当使用暗护袖训练,并前往地铁站点模拟训练,发现问题,提升实战能力。在胸背部扑咬训练中,助训员应穿着全身靶衣,做好防护。

猜你喜欢
吠叫训导警犬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过路人和群狗
黑子,对不起
一个复杂的人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熟悉的犬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警犬吠叫训练方法初探
军犬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