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2020-01-13 06:51苏/文
市场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格兰杰协整城镇居民

肖 苏/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区域经济获得巨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为87亿元,而2018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984.8亿元,总体增长幅度较大,同时,按可比价格计算,与2017年相比,增幅为8.7%。从全国排名来看,江西省位列第16名;从增速来看,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6%,江西省生产总值增速是8.7%,江西省生产总值增速明显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77.3亿元,同比增幅为3.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250.2亿元,同比增幅为8.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857.2亿元,同比增幅为10.3%;三次产业结构8.6:46.6:44.8,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3.7%、48.2%、48.1%。与位列第15名的陕西省相比,2018年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8.3%,虽然都是高速增长态势,但从整体形势来看,未来几年江西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可能难以赶超。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江西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7434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7168美元,增幅为8.1%。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江西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对江西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此实现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结合目前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经济增长手段,最终实现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江西省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若要实现江西省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及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此提出与江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论点,但都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保障。通常情况下,没有区域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区域经济发展的,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的情况。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有关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研究,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某个侧重点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张哲谈、张鹏利用2000—2013中部六省数据构建面板模型来分析科研投入、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升级与科研投入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长期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明显高于科研投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果。周漾林、黎鹏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珠江-西江经济带4个功能区11个市的相关资料,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二者总体呈良性互动,但互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众所周知,区域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之外,还包含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环境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变化等,而结合已有研究来看,有关探讨直接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学者们还鲜少涉及。笔者认为,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作用,对促进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及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三、模型建立

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人均GDP和GDP都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增长情况,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考虑到区域内人口规模的因素,且为了确保区域内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指标真实有效,本文以取对数后的人均GDP作为江西省区域内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来考量具体指标,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取对数后的江西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薪资水平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

本文选取江西省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薪资水平,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江西省2007—2016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模型建立

基于以上指标,本文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构建以下基本模型:

其中,Y表示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率,是江西省人均GDP取自然对数之后所得的数,β0是常数项;X1是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2是江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3是职工平均薪资水平;β1、β2、β3表示自变量的相关系数;μ 为随机干扰项。

四、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对于大多数经济数据而言,由于原始时间序列数据一般在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差,因此会出现建立回归方程时有“伪”回归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需要对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因此,本文采用ADF检验法确定时间序列是否是一阶单整。本文对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薪资水平进行单位根检验,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置信水平时,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薪资水平这四个变量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再次单位根检验时,显示以上四个变量在5%置信水平时都为平稳序列。以上检验结果选取的经济变量指标是科学的,服从一阶单整。

2.协整检验

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四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变量,因此,采用EG两部法做协整回归并检验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用Eviews7.0得出结果如下所示:

变量前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若方程的残差序列时平稳的,就说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有关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μ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差序列的ADF检验

从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ADF统计量的值为-2.07,与5%临界值-1.971相比,ADF统计量的值要更小,说明该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薪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结合式2计算结果不难看出,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江西区域人均GDP指数可以实现增长0.198个百分点,二者关系为正向影响关系;江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江西区域人均GDP指数可以实现增长1.021个百分点;江西省职工平均薪资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江西区域人均GDP指数可以实现增长0.2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总体来看,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以上协整分析可以说明,江西省人均GDP与社会消费品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薪资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相关的均衡关系,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是由Granger提出的检验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检验方法。本位通过采用该方法,以此检验江西省人均GDP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与社会消费品总额、人均GDP与职工平均薪资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依赖于滞后长度,因此,本研究选取滞后二阶的检验结果,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Granger检验结果

通过以上检验结果可以知道,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薪资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是单向因果关系,即江西省社会消费品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薪资水平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而江西省人均GDP却不是社会消费品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职工薪资水平的面板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可能存在正向影响作用,也可能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所以,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匹配与之相适合的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予以分析,从综合层面判断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存在的关系,并建立数据模型研究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发现,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由此,笔者认为,应注重找寻二者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此推进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增长保持高协调度。

猜你喜欢
格兰杰协整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