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滋味犹在心头

2020-01-13 10:39段洪刚
中国收藏 2020年4期
关键词:藏友通宝半圆

段洪刚

上世纪90年代,我在云南利用读书闲暇,摆起了自己的钱币地摊。其中有两次捡漏的经历至今难忘。

手上的疤痕

第一次捡漏,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记就是手上的疤痕。那是1993年某个周六的下午5点,农贸市场的人渐渐散了,正好朋友小乐来找我玩,我们便一起收摊。

这时一位老大爷独自拉着一车玉米经过,停下来问我:“我家有一些老钱,你要不要?”我当然高兴了,问他家在哪,他说在城南的一个村子,要走半个多小时。

“有些什么?”我问道。

“通洞钱、大块、铜毫都有。”老大爷回答。通洞钱即方孔古钱,大块即银元,铜毫则是铜板,都是标准的云南地方话。

我看小乐也一口应承,于是便招呼他一左一右开始帮着推车。结果这一走就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老大爷住的小院,“今天回来还算早,这一大车的玉米,你以为你骨头还硬,比牛能拉。”迎过来的是他的老伴。听她这么说,我们都笑了。

老大爷边招呼我们坐,边点上了烟筒,歇了一会儿,他便小声吩咐老伴把东西拿出来。不多久,大妈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有2枚利用通宝、4枚半块(即半圆银币)、7枚康熙雍正制钱、2枚咸丰宝云当十、1枚宝东,还有三四个滇字、云字十文铜板。

我花了60元全都买了下来,这60元也差不多是老大爷当天买玉米一半的价钱了。但是之前说的“大块”呢?听我问起,他犹豫了半天才说,若真想要,明天再来吧。虽然累得直冒汗,但这一趟还是有收获的,我估摸着转手能卖120元。

第二天吃过午饭,我和小乐就各自借了一辆自行车直奔城南山村。我甚至还让小乐带上了家里给他的200元生活费,万一还有其他宝贝呢。

老大爷已经在家等候了,他的儿子、孙子也都在,看来这是要做“大生意”的架势啊。老大爷亲自走进茅草泥巴盖的猪圈,一阵猪叫过后,提了个比昨天大十倍的布包走了出来。我的心狂跳!余光瞥见他儿子的脸色格外严肃。大妈则小心地关上了院门,老大爷这才郑重地打开包袱——先拿出两个银币递给我,我喜不自禁地接过来,立马僵住!文字、图案极其粗糙,是常见的那种用锌制作的假货,石头上轻轻一砸就会破。再接过包来一翻,一个真的都没有,我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老大爷刚递给我的时候,脸色有些尴尬。

从小院出来,我们有些精神恍惚。以最快的速度猛蹬车踏板,大拐弯处再准备下大坡,竟然都没有减速……我的车翻了,差点绊倒紧跟着的小乐;他勉强绕过,冲出20多米才停下,又折回身来扶我。我两个手肘破了,衣服擦开,鲜血渗出。

20多年过去了,这伤痕还在。

這一次去山村捡漏,让作者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求知而不得

如果说第一次是失望,那么第二次捡漏的意义重大。正是这次捡漏,把我真正引入了钱币的世界。

那时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左右,这时的我对本地常见的一些钱币已经有了大致认识。一个周六的下午,一位农民拿来一把钱币,说要100元。我接过来一看,发现竟然有少见的一枚利用通宝背横写大字“壹分”,当时的市价至少200元,何况这枚无锈无破损。另外还有1枚横写小字一分和1枚五厘、2枚云南半圆龙版、1枚双旗半圆、3枚银毫子、3枚滇字十文等。但此时我的钱不够,于是就告诉他最多能出70元,他不肯,说最少得80元!我再咬咬牙:“你这几个钱确实值80块,但是我今天没有那么多,还要留几块吃‘晌午,不信你看。”(注:云南人说的吃晌午,专指下午2点至5点间的小饮食,比如米线、卷粉或其他小吃。)

说着我便把口袋里的钱都掏出来,一共7 7元,“7 5 块吧,别人不会出这个高价的。”“好!哎呀,不就差5块钱么。”他笑着把货主动递给我,忽然又不高兴地问:“你可认识邮局对面的老金——‘金板牙?”

“你也认得他?”

“这个老倌,竟然说只能给我50块,还不够买十斤肉!”

“那你以后有好东西只管来找我吧。”我笑了笑说。

第二天,我一直睡到中午,准备饭后去市场找老周师傅,把铜钱推销给他。刚吃完饭,朋友老虎来了,还带了一个身材中等、白净的胖子,是南边开远市来的。刚一落座,开远藏友就认真地说:“我和老虎是老朋友了,他说你也是玩钱币的,就带我来看看,有没有收到什么好东西?”

我一听真是巧,边笑着回他,边赶紧从抽屉里拿出昨天那些和以前买的一些钱币。他接过钱币,又从包里拿出两本书:一本绿色的是古钱书,另一本红色的是铜元书。我眼睛都直了,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专门的钱币书。他说书是从昆明买的,很难买到。对了一会儿书,问我3个利用通宝要多少钱。

我说那个横写壹分要200元,另外两个一起80元。“没有这么贵,品相不好,一起120元吧!”他还说第一次打交道,交个朋友等等。我不善于讨价还价,只好凭直觉说:“120块太低了,老周师傅说过那个壹分就值200块,3个一起220块吧。”

另一次捡漏带给作者最大的体会是,在收藏的过程中,求知而不得也是种辛酸。

“这种烂铜钱,我看100块算了。”偏偏这时候,老虎还出来捣乱。

“浑说乱讲。”开远藏友批评他道,“100块肯定低了。150块吧,你还是学生也不容易。”

“200块,不能再低了!”我使劲儿说出这么一句,又补充道,“另外两个就算送给你了。”他拿钱在地上敲了敲,听听声音,然后站起来说:“我还要赶回去,能卖的话180块。不能卖就只好下回再说了。”

“小段,这够你交3个月房租了,还啰嗦什么。”老虎又说。

我想了想,觉得今天找到老周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找到,他又会不会出200元呢?成交吧,不然晚上要挨饿了。

随后,开远藏友又要了几个小铜元,都是滇字,5元一枚地挑。最后我问他,这两本书能不能卖给我?“古钱书我只有一本,不能卖。铜元书可以,20块。”我想了想,不能再吃亏上当,还是要多看书才好,于是买下了铜元书。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就是被同行称为“华谱”的《中国铜元目录》,我买的这本是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的第一版,定价12.5元。它由此成为了我拥有的第一本钱币书。

回想起来我又意识到,他不卖给我古钱书,很可能是怕我学会,下次捡不了我的漏。记得当时他翻书找利用通宝,我也想凑过去看,他马上就把书收起,说是书上不完全,没什么可看,还是铜元好玩。事实上,铜元在当时并不值钱。

但无论是当时,还是在钱币圈摸爬滚打了这些年后,我还是感谢这位开远藏友。因为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求知而不得的那种冷暖与心酸。这笔买卖过去十几年后,我终于也出版了自己的书,并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钱币收藏爱好者。只要有可能,我都愿意支持和帮助那些真心热爱钱币的人,一道发扬文化,推进收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猜你喜欢
藏友通宝半圆
会变形的神奇半圆
通宝钱制与两宋钱法及特点
刘军成
谁传承了大顺通宝的基因
找规律
认识量角器
品画
品画
是谁窃走了稀世珍宝
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