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的研究

2020-01-14 08:26冯硕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化工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医用废弃物医学生

冯硕(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构成了医用基础化学的主体课程,而在课程开展过程当中医用基础化学实验至关重要,是学生们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可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进而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绿色化学的基本发展情况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化学实验的开展为推进化学理论知识的落地化和提升人们生产生活便捷性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在化学实验的开展中始终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在此情况之下,环境无害化学和环境友好化学应运而生,就是所谓的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中分支广泛,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都属于该体系。

与传统化学相比,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而开展的实验更具清洁性和环保性,可以实现资源与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在绿色化学实验中,各物质可在无毒害条件下进行反应,所以实验废弃物的排放量和环境污染能力都将会大幅下降。不仅如此,绿色化学的应用还可促进原子利用率提升,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而且,基于绿色化学而产出的产品具有保护环境和提升人体健康的双重效果。基于此,绿色化学的有效应用,可以规避传统化学实验的环境污染风险,能从源头上实现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甚至能消灭化学实验的废弃污染物,杜绝环境污染问题。

2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的绿色化学体现方法

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环节,相关教师应该推进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增强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了能确保绿色化学在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环节有所体现,应该推进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

2.1 建立绿色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为提高绿色化学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相关教师需要基于绿色化学的实际内容和教学需要,完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往,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其一为基础实验教学、其二为综合实验教学、其三为设计实验教学,三者层层递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但是却不能达到现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和环保理念渗透需求。而且,在传统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中,与绿色化学相关的部分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散乱的问题,医学生往往无法实现有关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系统化学习。因此,为了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完成课程体系的改良和重构。

基于新的课程体系,应实现对医学生化学综合实验技能、医学专业技巧和绿色化学实验思维的有效培养。所以,在实践中应基于原有体系充实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并完成对实验讲义的细致化编写,并开展绿色实验教学与试剂应用有效管理,进而为制定更加系统、科学、绿色、可行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案奠定基础[1]。比如,删减与绿色化学理念不符的实验内容,保留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制备实验等于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同时,教师还应提高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与化学的教学联系性,并完成对重叠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类实验的精简。教师应借助于删减化学实验项目,来加深医学生对绿色化学的正确认知,并基于各类型绿色化学实验潜移默化地完成理念渗透和意识培养。此外,在建立绿色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强化对原有三大模块的合理拓展,以便于实现对医学生实验技巧和医学专业技能的全面性培养。

2.2 强化绿色化学理念推广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三个方面,这三类化学实验中常会应用有毒试剂或产生实验废弃物,它们都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并没能按照规范操作,导致试剂泄露或废弃物乱排情况频发,也使得化学实验成为了造成污染的主要渠道。所以,为了减少化学实验污染,确保绿色化学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有所体现,校方需要不断加强对绿色化学理念的宣传。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贴近学生心理和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发展现状设计宣传教育方案,确保该方案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比如,在实验室中张贴绿色化学宣传标语,并借助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合力打造绿色化学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推进医学生革新思想理念。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一同观看绿色化学教育讲座或环保宣传片,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明晰绿色化学的价值,并切实树立绿色化学思维和意识。此外,为进一步避免因实验废弃物乱排而导致的环境污染,教师还应该强化管理。比如,以身作则推广绿色化学理念和规范操作技能、制定明确的实验废弃物处理排放标准、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等。

2.3 深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论知识不扎实是大部分医学生出现化学实验操作不规范、违反操作原理或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他们往往会错认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和反应结果,进而导致实验失败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此环节,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强调知识内化和应用。基于此,为了能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阶段明确体现绿色化学,教师需要强化理论知识传授,帮助学生们掌握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引导学生们理解并牢记各类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构效关系,让他们在实验中能加以利用,并借助于实验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反思。

2.4 完成化学实验方案改良

化学实验方案是医学生开展实验的依据,所以方案的环保性将会深刻影响实验的环境污染能力。为了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减少化学试剂毒性、腐蚀性着手,以合理控制化学试剂用量来推进化学实验方案改良,进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污染性、提高化学实验环保性的目标。基于此,教师应该让医学生们明确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并通过改良实验步骤、方法以及所用玻璃仪器的大小来实现对化学试剂用量和废弃物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并在作业环节尽量实行微型化实验[2]。以有机化学中探究糖的化学性质实验为例,依据教材要求,该实验应在试管内完成。但是,实验中需要应用的化学试剂2,4-二硝基苯肼具有较强毒性,且试管实验的试剂用量较多,所以实验产生环境污染的几率就比较高。为了降低该实验的环境污染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良实验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有毒试剂使用量和废弃物无处理排放量。比如,以点滴板代替试管完成实验,这样就可以在保持实验现象不变的情况下,节省1/5 的2,4-二硝基苯肼;同时,强化实验废弃物处理流程和排放标准,为提升化学实验环保性奠定良好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必不可少,而在其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帮助医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因此,在实践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完成化医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进,并加强对绿色化学理念的宣传和推广,还应基于绿色化学理念适当改进实验方案,并推进理论与实验的深度结合。

猜你喜欢
医用废弃物医学生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电子废弃物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