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智慧水利总体方案编制思考

2020-01-15 03:07江丽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利网络安全智慧

江丽娟

(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辽宁省水文局),沈阳 110003)

1 编制思路

辽宁省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应该在已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以水利部《加快推进智慧水利的指导意见》和《智慧水利总体方案》作为指导,充分摸清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问题,总结分析建设需求,结合信息化新技术发展情况,编写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方案编制主要从网络建设、基础资源建设、感知网建设、网络安全建设、智能应用建设五大方面出发查找问题和补充短板,根据辽宁省信息化现状进行总体规划,尽早实现水利行业信息共享、互通、互联。

2 现状与问题分析

1)数据整合共享工作没有开展。内部整合不够,存在条块分割、各系统相对独立的局面,无法直接获取其他系统中的业务成果,制约了全局整体管理效能;不同系统之间数据难以交换、共享。

2)透彻感知不够。经过多年建设,辽宁省监测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但在河流行政断面监测、在河道排污、水生态等方面监测站点明显不足,且监测技术和手段方面自动化程度不高,仅有部分河流、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展了自动监测采集。

3)基础资源支撑能力不足。业务网虽然已部署到市县,乡镇级水利单位没有连到业务网,无法实现“三级部署、五级应用”,市县级工程管理单位联通率低;与市县业务网带宽多为10Mbps。云计算能力、存储资源、备份保障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

4)网络防护不足。由于现有业务系统大部分开发较早,在系统本身安全建设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现有网络防护手段比较落后;不能及时掌握网络安全形势,主动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随着等保2.0标准的实施和智慧水利发展需要,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5)业务系统智慧化程度不高。业务应用系统多以展示查询、统计分析、流程流转、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主,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应用不广泛,整体上智慧化应用水平比较落后。

3 需求分析

面向我省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东北全面振兴、水利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围绕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目标要求,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待解决的新老水问题,按照不同事权划分、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的规模和重要性,调研分析省、市、县等各个层级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保护、水利建设管理、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利监督、公众服务等水利业务对智慧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3.1 数据整合,建立大数据中心

根据行业和信息化发展需要,为满足业务应用数据共享要求,梳理现有数据资源情况,按照国家和行业方面标准规范,理清业务之间、数据之间的关系,夯实数据应用的基础工作,对数据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建立我省智慧水利数据整合标准,数据中心建设标准,进行数据整合和建立大数据中心。

3.2 补充完善水利感知网

围绕水利十大业务,利用卫星、雷达、高清视频、智能传感、无人机、机器人、新一代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感知范围的扩大和感知内容的完善。

3.3 完善全面互联高速可靠的水利信息网

立足现有基础,构建覆盖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相关涉水单位全面互联互通的水利网络大平台,全面建成适应智慧水利业务动态变化的泛在互联的智能水利信息网。

3.4 完善网络安全体系

结合现有网络安全设备,根据等保2.0标准和智慧水利发展趋势,完善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全面提高网络安全威胁防御、探测和应对能力。

3.5 基础云平台建设

结合水利部水利云、辽宁省政府政务云、公共云等资源,构建服务于辽宁智慧水利的基础云平台。

4 明确目标任务

调研水利部智慧水利、先进省份、试点地区智慧水利建设经验;调研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效果。结合辽宁水利信息化现状,查找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短板,查找行业监管漏洞,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综合需求分析结果和当前技术支撑能力,以全面布局、分阶段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一张网、一张图、一套数据、一个门户,实现可视、可知、可控、可预测的目标。在明确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研究智慧水利总体框架,拟定科学合理的建设布局。

按照统筹谋划、服务全局,突出重点,快速提升,创新实用、先进可靠,整合资源、集约建设,保障安全、全面优化的原则,做好我省智慧水利总体方案编制工作。

5 规划智慧水利建设重点内容

5.1 建设基础云平台,

一是构建辽宁水利云,基于专有云与公共云结合的混合弹性架构,在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各级政务云平台及国家水利云平台,构建辽宁水利云基础和支撑服务平台。二是建设数据资源池,通过整合水利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水利数据资源目录,开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水利行业数据,融合相关部门、行业等相关数据,通过多方采集、汇集原始数据,基于“一数一源”原则,实现数据汇集,开展数据资源汇集和治理,建成数据资源池。三是建设智慧使能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按照“数据标准化、功能模块化、平台生态化”思路,建设完善水利模型库、学习算法库、感知使能库、知识图谱库等内容,构建辽宁智慧水利核心功能支撑平台。完善系统基础软件运行支撑建设,提供组件式公共服务,水利网格化管理平台、水利一张图服务等,构建智慧水利应用支撑平台。

5.2 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水利感知网

前期主要任务是补充完善感知设备。包含补充完善河流、湖泊的监测设施设备;补充完善中小型水库、集中供水水源、灌区、上取水口及集中供水工程等水利工程设施的监测设施设备;补充完善水功能区、采砂重点水域或敏感河段、饮用水水源地、行政监测断面、地下水超采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流失监控区等监测设施设备。

构建数据汇集与服务平台。构建监测数据汇集平台,实现对辖区监测数据的汇集;构建视频级联集控平台,实现视频会议与水利视频枢纽视频监控系统融合,实现对重点目标的连续监视和职能发现预警,对突发涉水事件或重点关注对象的在线调取查看,对历史视频信息的离线回放;构建遥感接收应用服务平台,对接水利部遥感资源,实现在线申请、接收与应用展示功能。

5.3 完善水利业务网

扩展水利业务网。依托辽宁省水利防汛骨干网和辽宁省政务网络,融合先进网络技术,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互联;结合水利业务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互联带宽;建设完善冗余链路,增强网络可靠性。

5.4 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网络安全结构

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建设涵盖完善基础安全、统一安全服务、安全数据采集等内容;建设涵盖威胁感知预警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涵盖集中安全管理控制平台、应急决策指挥系统。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完善和健全水利网络安全工作组织机构、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规范有序的水利网络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完善网络安全运营体系。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了包括日常威胁预测、威胁防护、持续检测、响应处置的闭环安全操作体系。

5.5 智能应用建设

围绕水利十大业务管理和突出短板需求,基于信息融合共享、工作模式创新、流程协同优化、应用敏捷智能等新时代水利业务应用思路,整合优化基础上,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水资源智能应用、防汛抗旱智能应用、水工程智能应用、水监督智能应用、水行政智能应用、河长湖长智能应用、灌区智能应用、综合决策智能应用等水利业务智能应用体系。

6 结 语

辽宁省水利厅已开展《辽宁智慧水利总体设计方案》编制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也已基本完成,总体方案将参考水利部智慧水利总体方案以及结合我省水利信息化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在分析调研水利部及智慧水利先行试点省份的基础上,结合辽宁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需要考虑省、市、县三级水利管理特点和需求,也考虑与气象、国土、应急管理等行业单位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提出统筹兼顾、深度融合的智慧水利建设总体布局,将信息化新技术充分运用到辽宁水利业务管理里面,带动水利信息化发展。

猜你喜欢
水利网络安全智慧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网络安全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