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副伤寒病病例的诊治

2020-01-15 15:48郑雪花李珮瑶王航明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肉鸽副伤寒肉汤

田 勇 , 郑雪花 , 李珮瑶,徐 彤,王航明

(1.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沧州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河北 沧州 061000)

鸽副伤寒又叫鸽沙门菌病,是肉鸽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细菌性疾病,以发热、下痢、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有神经症状,乳鸽大量死亡。对种鸽的生产性能和肉鸽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影响。2018年11月14日,我市沙岭子镇肉鸽养殖户王某送检11只 病死鸽,经临诊检查、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鸽沙门菌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发病鸽绝大部分为乳鸽,成年鸽仅见消瘦,未见死亡。病鸽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嗜眠、鼻瘤失去原有色彩;腹泻下痢,呈黄绿色稀便,常污染泄殖腔周围的羽毛;食欲减少或消失、饮水增加;病程较久的可见体形消瘦、关节肿大、关节液增多;有的病鸽还出现呼吸困难、皮下肿胀等病状;部分病鸽出现头颈弯曲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鸽可见肝脏肿大、质脆,边缘钝圆,呈古铜色或淡黄色,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点;脾脏和肾脏肿胀,有散在的灰白色病灶;肠黏膜(以小肠段最为明显)肿胀,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部分病例肠道有黄白色坏死灶。有神经症状的病鸽,脑膜可见明显充血及轻度水肿,个别可见点状出血。

3 实验室检验

3.1 镜检 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鸽的肝脏和脾脏组织触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小杆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死鸽的肝和脾脏病料,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三糖铁斜面、S.S.琼脂平板、普通肉汤,37 ℃恒温培养24 h。见麦康凯平板上生长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直径1~1.5 mm的小菌落;S.S.琼脂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与麦康凯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一致,且中心带黑色;三糖铁斜面变红,底部黄色,穿刺部黑色;普通肉汤均匀浑浊。分别挑取上述培养基上生长的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阴性小杆菌。

3.3 生化试验 取上述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各生化管内(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置37 ℃温箱中作用24~48 h。结果显示,该菌能分解麦芽糖、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水杨苷;能利用鼠李糖、木糖、甘露醇、卫茅醇;硫化氢试验、M.R.试验阳性;有运动力;尿素酶试验、V-P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鉴定结果为沙门菌。

3.4 动物接种试验 将分离菌株用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后,计数并用普通肉汤稀释,腹腔注射体重16~18 g小鼠5只,每只0.2 mL(含活菌数2.6×108CFU/mL)。接种后3 d,小鼠发病死亡,从死亡小鼠的器官中分离出试验沙门菌。

3.5 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的菌液涂布法,测得该分离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本尼考高敏;阿莫西林、金霉素中敏;红霉素低敏;链霉素不敏感。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鸽副伤寒。

5 防治措施

5.1 隔离病鸽,消毒鸽场 对发病鸽进行隔离饲养,病死鸽按照无害化要求进行处理,同时用烧碱、过氧化氢等消毒液对鸽笼、饮食用具、巢盘等进行彻底消毒。

5.2 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5%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50 g加水50 kg)饮水,2次/d,连用5 d;并用20%氟苯尼考粉按每100 kg饲料50 g的比例进行拌料。重症病鸽按10~30 mg/(kg·bw)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次/d,连用3 d。

5.3 采用以上治疗方案进行救治,5 d后病情得到控制,2周后鸽群恢复正常。

6 体会

6.1 加强饲养管理 该场发病季节是秋末冬初,为了保温,减少通风,导致空气污浊是此次发病的主要诱因。另外,该场的环境卫生较差,粪便不能及时清理,是本病的另一诱因。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气候变化,保持良好的通风、湿度和温度;饲养密度要适当,给予优质全价营养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6.2 强化生物安全 定期进行杀鼠灭虫,避免麻雀等野生鸟类及老鼠进入鸽舍;定期用2%~3%烧碱液、5%~10%漂白粉、3%~5%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对鸽笼舍、周围环境消毒;同时加强种蛋和巢盘等的消毒。

6.3 进行药物预防 在肉鸽养殖生产中应该科学用药,如采取交替用药、轮换用药、联合用药等方式,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所用的药物,从而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提高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肉鸽副伤寒肉汤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研究
关于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的分析
返乡大学生张波“飞鸽返巢”忙创业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副伤寒病的防治
肉鸽养殖技术要点
变质的肉汤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鸽肉治愈五年顽疾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