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施工技术研究

2020-01-15 18:44白青松方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8期
关键词:架体网片立杆

白青松,方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与环保是两条重要标准。为了有效控制悬空、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在施工实践中常用的措施便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1]。该设备搭建过程不需要耗费过多能源,因而低碳性显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具有搭建便捷、经济、操作简单、升降灵活的优点,使得其更加易于推广。

2 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特点

2.1 安全性高

在搭建时,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能够让架体具有非常高的刚度。安装支座时,采用的是平板附着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架体、支座之间的高连接性,提升其稳定性。在施工作业开始后,可以实现全封闭,避免外部人员不慎进入而出现事故。针对架体倾斜、弹性变形等工程问题,在破断结构中配置了定位板,一旦出现上述隐患,可迅速而有效地消除。

2.2 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无缝对接,智能附着式升降脚配备有多种长度的伸缩节,能够灵活地根据工况来补充余数。在施工场地,如果存在局部凸出,此时横向平移施工就难免受到干扰。同时,塔吊是当前施工场地中常用设备,其锚固杆的位置也对现场施工的空间便利性构成限制。针对上述两类情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设计和搭建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相应的避让结构,提升架体升降的空间灵活性。与传统架体相比较,可较好适应建筑的竖向基本构造,在平楼层进行步高调节,解决这一难题进一步提高了附着式升降架体的适用范围。

2.3 绿色建造

施工场地降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可在架体最高处安装自动喷淋设备。该设备与扬尘监测器搭配使用,且可以根据架体高度调节,因此降尘效果良好。另外,还可以利用架体对施工场地进行喷洒降温,或者用于外墙清洁,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4 节省工期

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所用构件均按标准化制作,因此可便捷地在施工场地安装。载荷监控和控制已经实现智能化,一般情形下不需要停机调整。搭建完成后,能够竖向、横向进行跨越式调整,内外施工、装修可以同时进行,尤其是在错层施工方面的工程特点十分显著,可达到节省工期的效果。

2.5 节约成本

架体构件均标准化制作,可重复使用,可在多个场地间调配。在场地、天气及其他辅助设备相同的条件下,相比较于传统脚手架,可节省约20%安装人工费。

2.6 管理便捷

由于是标准化构建,因此易于规整,也可降低仓管难度。使用过程中,通过智能模块来实现升降,可降低人工参与。

3 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流程

该设备施工工艺流程为:

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策划设计→基础架搭设→钢框架系统、全钢防护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安装→附着支撑系统安装→反拉动力系统、三档智能控制系统安装→检查(整改)→首次提升前调试→提升[2]。

4 智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操作要点

4.1 整体策划设计

策划内容有四个部分:①架体水平支承桁架平面布置图;②机位布置,确保各机为能够合理而有序地放置;③基础架排底,保证其平整性以及后续可调整空间;④制定专项方案审批所需资料。

其中,机位布置的工作是重中之重,要充分考虑塔吊、电梯、建筑布局等因素。为了避免在后续施工时与塔吊锚固出现冲突,务必设置先行布置避让结构。

为了按照施工方案的精度,需要准确计算出风压边界、层高、架体高度调整等因素的变化。为此,应引入并有效利用全载荷计算软件,为相关计算与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2 基础架搭设

①要做好搭设准备工作,首先是地面硬化,松软土地会对架体稳定性形成隐患;其次,准备好垫木,在立杆时置于其底部;此外,预先挖掘、铺设排水系统。

②为了后续环节能够平稳布置水平支承桁架,务必要保证横向、纵向水平杆有序搭接,且用标准对接扣件;在确保无操作错误或者偏差后,再开始承载式爬架的铺设作业。

③根据承载式爬架稳定性取决于基础架设计是否稳固合理,在基础架较高(通常是以20m为界限)时,承载式爬架稳定性就会降低,为此要连接至附墙。

4.3 钢框架系统、全封闭防护系统安装

①为了搭建及施工安全,务必确保桁架是稳定的。为此,首先要基于机位布置图对吊装构件进行拆分,然后根据作业标准完成拼装工作。在拼装时,横杆焊接间隔参数为:桁架上片100cm,下片50cm。

②垂直立杆搭建作业标准为:间隔严格控制为50cm;斜杆安装不可忽略,这可以形成三角结构,提升底盘稳定性能。

③在安装网片时,立杆部分需将其固定于上水平槽钢、底盘桁架处,然后将网片固定安装于其上。

4.4 附着支撑安装

①为了提升卧式加长节的安装稳固性,需要利用穿墙螺栓,将其与建筑结构连接。在选用螺栓时,考虑到防扭性,宜采用双螺栓。

②严格控制卧式加长节的尺寸,如果超过150cm,为保证稳定性,应采取拉接措施。

③在预埋作业时,穿板螺栓与钢筋之间要牢固勾接,外部用PVC管保护,用铆钉固定且破口处用胶带处理。需注意的是,预埋螺栓间隔须控制为24cm[3]。

4.5 反拉动力系统、三档智能控制系统安装

在水平支承桁架以上第二层的结构处,安装小电控箱设备,务必要确认操作人员能否观察到电动葫芦的状况。在安装大电控箱时,同样要考虑操作、观察的便利性,通常选择门洞、窗口等地点。

5 智能附着升降脚手架科技创新点

5.1 电动葫芦正置反拉升降动力体系

当架体上下移动时,电动葫芦可同步,不需要对其进行倒换操作。一则可以避免重复操作,二则可避免对线路稳定性造成破坏。另外,与一般的正置正拉升降操作相比较,本方法可以将最大下悬臂高度缩小50%至1倍层高;同时,可有效降低离墙距,使得倾覆力矩降低20%以上。

5.2 平板附着技术

由于附着支座被安装在楼板,如果工程有设计反梁构造,则平板梁支座能够从下部将其抬升,避免反梁高于附着支座[4]。基于这一设计,附着支座的安装就有较多的空间灵活性,不会被最上层墙、柱等部位的作业干涉。在节省作业时间的同时,还能确保附着支座不出现缺位。另外,由于降低了最大上悬臂高度,可大幅改善架体强度,可以提升其层高应用范围。

5.3 三档智能控制系统

与传统的极值限载控制方式相比,所采用的三档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更高安全性,更能保证施工进度[5]。

①通过该控制系统,可将初始载荷、实时载荷进行快速对比,可以有效避免误报警。

②基于实时记录的反馈载荷值,分三档,分别有相应的智能控制措施:波动范围小于15%,正常;波动大于30%,异常;波动位于两组界限值之间,则由系统自动调整。在自动调整模式下,考虑到架体不同步等干扰因素的存在,设置有追赶、等待等参数,使智能化控制得以实现。

③通过串接并联接线技术,该控制系统对线路进行简单化、统一化,在提升布线与检修效率的同时,还可有效避免降压、漏电,从而提升作业安全性及连续性。

5.4 高适用性模块化架构体系

①构件标准化:针对架体标准化、工程结构多变性这一客观现实,为了实现无缝对接,设计有伸缩节补余、对接、错接等具体操作方法,并总结出最优化模数。

②通过双向吊桥避让结构,能够提升对建筑凸起等障碍的避让效果。相比较于普通施工工艺,本方法更加高效、快捷。

③通过成套预埋技术,可更有效地在宽梁、厚墙等建筑部位实施预埋,从而可在更大范围内安装架体机位。

5.5 全封闭防护系统

①在传统网片固定作业中,立杆、网片被牢固限定。在本项目中,所运用的是四支点网片固定作业,立杆、网片具有相对独立性,安装过程可分开进行。由于压缩非标网片的采用空间,改善了材料重复利用率以及架体外观。

②双层封闭技术的采用,提升了架体覆盖范围,使得装修和施工作业可错层同步进行,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

6 结语

本项目可以极大提升建筑施工便利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其施工工艺还应随着建筑结构多样化而进一步被探讨。相关技术进步不是一次性的,应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内容,持续为工程施工助力。

猜你喜欢
架体网片立杆
地基冻胀条件下碗扣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分析*
D型打结器架体的随机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
经阴道网片置入术后网片暴露相关因素分析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PA单丝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附墙式升降脚手架应对超高层收缩、倾斜及架空结构的综合技术应用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浅谈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XHR-09型附着升降脚手架应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