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0-01-16 07:40杨晓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数学教学初中

杨晓霞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都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注重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投入初中数学的学习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审辩式思维;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其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虽然审辩式思维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下面,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审辩式思维

在了解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就是指思考问题能够有清晰、严密的逻辑.其实,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提到过类似审辩式思维的思考方式.其中,“审问、慎思、明辨”这三方面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应该敢于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索,但是“思”应该有“慎”这个前提,同样,在“辨”时,应该先做到“明”,从而实现思考谨慎,提问有据.因此,从古至今,审辩式思维的培养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二)培养审辩式思维的作用

审辩式思维作为创新型人才具有的重要心理特征,是激励创新型人才坚持钻研的动力.在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网络日渐发达的现状下,定向地获取某一方面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因此记忆特定的知识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重要.现如今,与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

(三)数学教学与审辩式思维的关联

数学是一门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方面会有显著提高.数学教学针对这几方面主要是對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进行培养,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进行培养,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一种高效、便捷的学习和思考的方式,这种思维模式对学生的未来有所助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进行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二、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的能力

审辩式思维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审”.“审”讲究阅读,讲究对获取的信息的加工,讲究对已知数据的分析,讲究对良好喜好的养成,讲究对学习时心态的培养,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培养数学核心素质的基础.

数学教学以数学概念为核心内容与基础,它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起点,是进行逻辑推理的依据.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原有的概念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对概念进行理解,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外延,从而对数学概念有更严谨与深入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会在许多情境中展开,这些教学情境为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举一个较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对于一般三角形来说,“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但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边边角”又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HL”判断全等的方法,它可以作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断依据.这个初中数学教学中简单的情境就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一个话题.学生能够通过“审”这一步骤发现“边边角”成立与否的关键在于三角形是否为特定的三角形,即直角三角形.类似“三角形全等”这样问题的讨论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与思考的欲望,使学生“审”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发现、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协助学生进行“辩”的过程

前文提到“审”是审辩式思维的基础,那么“辩”就是审辩式思维培养中进行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实际情境中,站在数学的角度,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验证的全过程.

还是以前文“三角形全等”的情境作为例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看法.有的学生持有“通过构图与运用勾股定理等方法可以充分证明‘边边角可以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得出‘HL这个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这一观点.

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上文阐述的这种认知,虽然有少数学生对这种结论感到疑惑,但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反驳理由.那么如何解决学生的这一疑惑呢?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辩”.

学生可以通过“辩”的过程和教师的引导来对直角三角形的全等进行联想,将锐角三角形的全等问题通过一定手段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全等问题,从而解开心中的疑惑,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当然,在学生进行“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辩”这一过程,真正获得一些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

“辩”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融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加清晰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进行“辩”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生改变的过程,这样他们会具有更加灵活的数学思维.因此,“辩”会使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得到激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目的.

(三)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理顺

数学教学进行的过程也是增加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留作业与公布正确答案,而应该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培养.

教师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并在学生思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

学生在研究、思考时会有属于自己的审视与思辩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感悟到题目的本质与内涵,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解题的能力.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当然,教师也应该使学生明白,审辩式思维不是盲目的质疑与批判,而是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审辩式思维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枷锁,运用审辩式思维对问题进行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思考与启迪.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辩式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而学生有质量、有必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高效进行的保证.因此,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

目前,大多数初中數学教师仍然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他们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已经有很多学校注意到这种教育模式的问题所在,并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来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培养,就是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数学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

(一)营造审辩式思维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审辩的思维渠道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培养首先要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入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声音、画面、文字相结合的这一教学特性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可以学习他人的解题思路,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适当引入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基础进行扩展,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尝试通过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教师如果总是问学生一些“是非题”,学生可能会养成依靠“连蒙带猜”的方式进行答题的习惯,这样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与真正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多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

例如: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 BD、CE 相交于点 P,∠A=70°,求∠BPC 的度数.

本题需要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理论来进行解答.已知∠A=70°,BD和CE分别是∠B和∠C的角平分线,则可以求出∠CBP和∠BCP的和为(180°-70°)÷2=55°,这样就可以求出∠BPC的度数为180°- 55°=125°.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化这类题目,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来培养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首要条件就是审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效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审题技巧是很多普通初中生的一大弱项.弄不清楚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所在,就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题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无法找到解答问题的关键信息,最终无法正确解答问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做题,多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还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所助益.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在复杂问题面前能够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在初中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加大学生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力度,这是因为初中阶段审辩式思维的培养能够对学生今后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影响.虽然,现阶段初中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只是简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要想为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提供更多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3):80-81.

[2]王洪宇.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7(10):95.

[3]龚淑华,蒋巧君.大胆猜想 能辨善辩 有理有据:以益智课堂“百变正方体”为例谈审辩式思维的培养[J].辽宁教育,2020(9):26-29.

[4]王元春.数学教学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J].教学研究,2018,41(5):52-55.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数学教学初中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