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2020-01-17 02:05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8期
关键词:要素生产农业

一、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理念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和经济科学的正面研究结果,以农村地区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规律为管理基础,科学且合理的组织农业经济中的各个环节,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在此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职能呢是为各生产环节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并保障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科学配制[1]。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农村地区的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切实维护生产资料、生产人员和生产关系三者之间的和谐运作,高效组织农业经济的生产供应和销售工作,保证农业劳动者的基本生产效益[2],以此来激发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最大化满足社会各界甚至国际社会对农业产品的切实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形式依旧是市场经济模式,这正与农村经济管理的初衷和理念不谋而合。农村经济管理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农村区域个体生产者和集体生产者的积极性,其主要形式则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以此来提高个体生产者与集体生产者的农业生产贡献[3]。不仅如此,农业经济管理还有利于确立农业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总体地位,并且能够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和优惠政策充分应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确的理论指导。

(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

在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方面,农村经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切实完善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结构,还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高效发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将农村地区的各类上产要素充分集成,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作为主要的管理目标,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大量的资金支持[4]。

(三)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社会地位

在各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动则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社会地位,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不仅如此,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这无疑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群众也能够参与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中来,这同时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关注方向。

三、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由于部分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理念中依然有自然经济的成分,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农村经济管理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最终造成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陈旧的问题[5]。自然经济形式在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即便是近年来各地农村的土地流转承包和机械化生产改变了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的生产理念依然存在于某些落后地区,这不仅是这部分落后农村地区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阻碍,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资源浪费情况依旧普遍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资源指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这两项,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对这部分生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处理即是资源浪费。由于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者科学农业生产知识的缺乏和操作技术设备的陈旧,常常由于耕种技术和作物处理技术的不完善而导致土地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使得相应部分区域的种植产业逐渐向着非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运动,这与我国近年来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

过度施肥、耕层变浅、焚烧秸秆等事件在部分农村区域屡禁不绝,这不仅仅是农业资源浪费情况的具体表现,还严重威胁着农产品和农村区域的安全性,极易造成火灾和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等恶性事件,这是农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说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问题。

(三)产业化水平低

农村经济管理产业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不当,主要表现为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和管理机制不当。首先,随着我国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投入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设备都能够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作用,部分不符合农村土质和气候的生产设备一旦投入使用,不仅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会明显破坏当地的土壤环境甚至生态环境。其次,农业经济生产技术的落后主要来源于落后的生产技术与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处在规模化生产的开端,但其中有部分的农业生产区域依然采用往常个体经济中引用的生产技术来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必然会导致农业生效率和质量低下的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一)以市场导向为管理基准

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着眼点,商品经济是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同时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和主要方向。而商品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其由市场导向,这就说明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形势为中心,以商品经济的角度来规划和完善生产与经营计划。以市场导向为管理基准指的是将农业生产的核心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生产目标和目的,充分做好农业产品消费者市场调查和预估。

如农业经济管理者决定要对某一项农业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生产之前,首先要利用农业大数据平台对这项农业产品的历史销售情况和销售前景,以及市场需求状况进行预先了解,并结合农村区域的产业集成状况和农业产品主要类型等信息,在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进行了深度的熟悉和分析后,才可进行生产经营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进一步确认。

如若这项农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前景不明朗,则农业经济管理者要将生产经营计划的方向或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布,争取以精品模式或独辟蹊径来获得更高和更广阔的市场地位与范围。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等形式来拓宽市场,发展市场需求导向的商品经济新形式。

如若这项农业产品的发展前景良好,且市场需求较大,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在充分预估和明确市场需求量、需求方向的基础上,对生产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和改良工作,并与信誉度和专业化的农业加工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农产品加工成品的金字招牌,以品牌效应来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形成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农业经济效益就是指生产者在生产或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益效果,也就是农业经济经营的过程中输入与输出间的差。农业经济管理的经济效益原则就是在充分保证农业生产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方案或技术,最小化人力和物力等经济消耗,而最大化农业产品生产与经营的经济收益。

农业经济管理坚持经济效益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实施集约化经营模式,即节约现经营模式也就是对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源的最大化与充分利用,并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这同时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经济效益原则的基础。

对于浪费生产资源的农业生产和产品处理行为,管理者应予以及时制止和相应的思想教育,初步校正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与经营理念。其后,农业经济管理者要对农业生产方案和技术进行重新审视,对于其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部分予以剔除,替换为既能够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模式、又能够扩大市场需求和范围的方案和技术要素。

(三)不断优化生产组合

农业经济管理的生产组合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只有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项生产要素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相互作用,并且每个生产要素都处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状态,才能彻底有效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晚上和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整体进程的快速进行。

就如土地资源生产要素与机械设备生产要素二者的生产要素组合,农田水利设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田间积水过多的土地资源情况,其应用的农田水利设施应是排涝方向的基础水利设施,如倒虹吸、下田涵和输水管道等;对于干旱情况严重的土地资源情况,应应用的农田水利设施应为抗旱功能为主的基础水利设施,如大小型灌区、蓄水池和水井等。不仅是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与优化,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与优化也是如此。通过将各项生产要素科学的优化和组合,农业经济管理的机制和方法也能得到快速完善,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还能够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则是市场需求,其工作中心就在于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导向。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最大化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事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要素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